[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用空农药瓶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10445.3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5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泉耀 |
主分类号: | B65D43/16 | 分类号: | B65D43/16;B65D25/02;B65D25/24;B08B9/093;B62B3/04;B6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农药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用空农药瓶回收装置,包括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第一仓体,所述第一仓体底端的四周皆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二仓体,所述第一仓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仓体,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底端与第三连接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使得农药瓶内部残留的农药得以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得用户对农药瓶的回收更加的环保,不会有大量的农药进入到生态环境当中,且保护了用户的人身安全,使得对于空农药瓶的回收更加的方便,使得农药瓶内的残留农药尽可能的流入到第二仓体内部,对农药瓶内的农药进行最大可能的回收,使得用户在对空瓶进行冲洗时更加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用空农药瓶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的耕种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抛弃了传统的大多数使用人力来耕种,引进了大量的机械,逐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但是在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病虫对农作物进行一定的蚕食,人们通常都会使用农药来消灭害虫,在农药使用后就会留有大量的空农药瓶,现有的人们在使用农药后,通常是把空农药瓶随处丢弃,没有专门的回收装置,使得农药瓶内残留的农药,经过大雨冲刷会进入到河流当中,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着河流的生态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用空农药瓶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人们在使用农药后,通常是把空农药瓶随处丢弃,没有专门的回收装置,使得农药瓶内残留的农药,经过大雨冲刷会进入到河流当中,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着河流的生态系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用空农药瓶回收装置,包括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第一仓体,所述第一仓体底端的四周皆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仓体的底端设置有两组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皆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固定有两组第一推把,所述第一仓体的顶端铰接有第一闭合盖,且第一闭合盖的左端铰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仓体左侧的顶端固定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一仓体的左侧连通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仓体的底端连通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的外侧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仓体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右端插设在第一凹槽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顶端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均匀固定有第三连接杆,且第三连接杆的内部皆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表面皆均匀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仓体的底端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二仓体,所述第一仓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仓体,且第二仓体的顶端连通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底端与第三连接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末端的顶端呈倾斜状,所述第三连接块左端的底端呈与第二连接块相配合的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把右端的表面胶合有第一橡胶垫,且第一橡胶垫与第一推把的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右端的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左端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连接管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杆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表面设置有密封垫,且密封垫与第三连接管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仓体的底端倾斜,且第一仓体的底端呈漏斗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得农药瓶内部残留的农药得以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得用户对农药瓶的回收更加的环保,不会有大量的农药进入到生态环境当中,且保护了用户的人身安全,使得对于空农药瓶的回收更加的方便,使得农药瓶内的残留农药尽可能的流入到第二仓体内部,对农药瓶内的农药进行最大可能的回收,使得用户在对空瓶进行冲洗时更加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泉耀,未经林泉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04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