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雾报警器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14667.2 | 申请日: | 2020-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3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宁国虎;尹兴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定市宝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7217 广东省云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雾 报警器 自动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烟雾报警器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壳体,所述底座内侧安置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顶部连接有放置台,所述壳体安置于底座顶部,且壳体内侧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靠近壳体竖直中心线一侧安置有夹持座,且第二气缸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连接有烟雾发生器,且烟雾发生器通过连管与烟雾喷口相连接,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顶板,且顶板底部中端连接有多功能摄像头。该烟雾报警器自动检测装置,通过第一气缸的推动、夹持座的夹持和多功能摄像头的拍摄,能使烟雾报警器进行自动检测,这使得烟雾报警器的检测速度能够得到提升,同时也能降低人工检测时的失误率,并且相较于人工检测,检测装置能降低检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雾报警器技术领域,具体为烟雾报警器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烟雾报警器又称烟雾传感器或烟感报警器,能够探测火灾时产生的烟雾,其内部采用了光电感烟器件,可广泛应用于商场、宾馆、商店、仓库、机房、住宅等场所进行火灾安全检测,烟雾传感器内置蜂鸣器,报警后可发出强烈声响,因烟雾报警器作用极为重要,所以在烟雾报警器出场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而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类型的烟雾报警器在检测时主要使用人工,这导致烟雾报警器的检测速度较为缓慢,并且检测结果容易出错,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推出了具体为烟雾报警器自动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烟雾报警器自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烟雾报警器在检测时主要使用人工,这导致烟雾报警器的检测速度较为缓慢,并且检测结果容易出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烟雾报警器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壳体,所述底座内侧安置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顶部连接有放置台,所述壳体安置于底座顶部,且壳体内侧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靠近壳体竖直中心线一侧安置有夹持座,且第二气缸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连接有烟雾发生器,且烟雾发生器通过连管与烟雾喷口相连接,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顶板,且顶板底部中端连接有多功能摄像头,所述多功能摄像头两侧设置有吸风机,且吸风机顶部连接有通气管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安置有活动门,且活动门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活动门远离壳体一侧安置有转向电机,且转向电机顶部连接有夹持抓,所述转向电机远离壳体一侧安置有传输带。
优选的,所述壳体与第二气缸之间呈垂直状分布,且第二气缸沿壳体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第二气缸之间呈平行状分布,且固定板与烟雾发生器之间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烟雾发生器通过连管与烟雾喷口之间构成连通状结构,且连管呈“L”型。
优选的,所述活动门沿壳体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活动门通过滑槽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夹持抓通过转向电机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向电机与夹持抓之间呈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烟雾报警器自动检测装置,吸风机进行工作,能对烟雾发生器产生的烟雾进行吸收,并使烟雾通过通气管道排出设备内部,通过吸风机的工作,能避免壳体内部烟雾过多导致多功能摄像头较难对烟雾报警器进行检测,这有利于提升设备的检测精密度,同时对烟雾进行吸收能避免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传出壳体,对工作现场的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该烟雾报警器自动检测装置,通过夹持抓的夹持,能使烟雾报警器检测完成后设备能自动对其进行分类,这能避免人工分类而产生错拿,导致不合格品混入合格品内,这有利于提升设备的检测精度。
该烟雾报警器自动检测装置,通过第一气缸的推动、夹持座的夹持和多功能摄像头的拍摄,能使烟雾报警器进行自动检测,这使得烟雾报警器的检测速度能够得到提升,同时也能降低人工检测时的失误率,并且相较于人工检测,检测装置能降低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定市宝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罗定市宝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4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