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高效收集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15665.5 | 申请日: | 202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5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启龙;沈向丞;吴晔;商雨新;陈可欣;贺雨婷;林浩;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陵力维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B9/00;F23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61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高效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高效收集回用装置,主要包括:冷凝器、管道、换热器、催化燃烧器、超导热管、环形铜片;其主要特征在于:冷凝器与换热器通过管道相连接;换热器和催化燃烧器通过管道相连接;冷凝器外围环绕着第一环形铜片,第一环形铜片与超导热管相连接;超导热管另一端与第二环形铜片相连接;第二环形铜片环绕在换热器管道外围,利用超导热管回用了冷凝器中气体的热量,用于进入催化燃烧器的气体预热,超导热管带走了气体的热量使气体冷凝,将热量传递给进入催化燃烧器的气体,减少了催化燃烧器的加热时间,提高了催化燃烧器的效率,使HW11废气的余热收集回用,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HW11废气的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中气体余热收集回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HW11废气处理工业中需要冷凝的气体需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冷凝器中需要不断通入循环水,需水量大,气体本身的热量传递到水中,气体中的热量无法实现回用;经冷凝器剩余的气体需要通过换热器进入到催化燃烧器进行处理,需要通过换热器提高气体的温度。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超导热管回用了冷凝器中气体的热量,用于进入催化燃烧器的气体预热,超导热管带走了气体的热量使气体冷凝,将热量传递给进入催化燃烧器的气体,减少了催化燃烧器的加热时间,提高了催化燃烧器的效率,使HW11废气的余热收集回用。
发明内容
一种余热高效收集回用装置,主要包括:冷凝器、管道、换热器、催化燃烧器、超导热管、环形铜片;其主要特征在于:冷凝器与换热器通过管道相连接;换热器和催化燃烧器通过管道相连接;冷凝器外围环绕着第一环形铜片;第一环形铜片与超导热管相连接;超导热管另一端与第二环形铜片相连接;第二环形铜片环绕在换热器管道外围。
当含有热量的HW11废气通过冷凝器时,气体温度170℃,气体的热量通过第一环形铜片被超导热管传递到第二环形铜片,冷凝器中的部分气体冷凝为液体通过管道流出,冷凝器中的剩余气体温度为25℃,剩余气体通过气体管道排出经过换热器,超导热管把冷凝器中的气体热量传递到第二环形铜片,第二环形铜片将热量传递给通过换热器的气体,使气体从25℃加热到160℃,160℃的气体经过催化燃烧器加热到300℃,进行催化反应。
水循环冷凝器冷凝后的气体温度为25℃,经过换热器进入催化燃烧器的温度为25℃,催化燃烧器需要将25℃的气体加热到300℃;经过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将冷凝器内的气体热量高效回用到进入催化燃烧器的气体,使气体温度仅需从160℃到300℃,减少了催化燃烧器的催化时间,提高了催化燃烧器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余热高效收集回用装置。
图1为冷凝器、2为管道、3为换热器、4为催化燃烧器、5为第一环形铜片、6为超导热管、7为第二环形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余热高效收集回用装置,主要包括:冷凝器、管道、换热器、催化燃烧器、超导热管、环形铜片;其主要特征在于:冷凝器与换热器通过管道相连接;换热器和催化燃烧器通过管道相连接;冷凝器外围环绕着第一环形铜片;第一环形铜片与超导热管相连接;超导热管另一端与第二环形铜片相连接;第二环形铜片环绕在换热器管道外围。
当含有热量的HW11废气通过冷凝器时,气体温度170℃,气体的热量通过第一环形铜片被超导热管传递到第二环形铜片,冷凝器中的部分气体冷凝为液体通过管道流出,冷凝器中的剩余气体温度为25℃,剩余气体通过气体管道排出经过换热器,超导热管把冷凝器中的气体热量传递到第二环形铜片,第二环形铜片将热量传递给通过换热器的气体,使气体从25℃加热到160℃,160℃的气体经过催化燃烧器加热到300℃,进行催化反应。
水循环冷凝器冷凝后的气体温度为25℃,经过换热器进入催化燃烧器的温度为25℃,催化燃烧器需要将25℃的气体加热到300℃;经过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将冷凝器内的气体热量高效回用到进入催化燃烧器的气体,使气体温度仅需从160℃到300℃,减少了催化燃烧器的催化时间,提高了催化燃烧器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陵力维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乐陵力维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56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纵横切割机
- 下一篇:融合5G物联网技术的人体测温热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