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融合5G物联网技术的人体测温热像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15715.X | 申请日: | 202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6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红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联网 技术 人体 测温 热像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融合5G物联网技术的人体测温热像仪,包括测温热像仪本体和固定架,固定架设置为凹形固定架,且测温热像仪本体转动安装于固定架的内部,测温热像仪本体的下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马达,第一驱动马达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有转动盘,转动盘上设置有用于配合测温热像仪本体使用的光学镜片。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通过控制终端将信号通过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传输至马达控制器,通过马达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马达和第二驱动马达进行相应的转向,便于测温热像仪本体在安装后对其进行调节,而且也能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转动转动盘,将不同性能的光学镜片设置在前端采集镜头一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体测温热像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融合5G物联网技术的人体测温热像仪。
背景技术
红外热像科技在军民两方面都有应用,最开始起源于军用,逐渐转为民用;在民用中一般叫热像仪,主要用于研发或工业检测与设备维护中,在防火、夜视以及安防中也有广泛应用;通俗地讲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测温热像仪大多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屋顶,然后将前端采集镜头对准所需要采集的方向进行采集,但是,现有的测温热像仪在安装后调节不方便,需要人工手动去调节,而且现有的测温热像仪还需要用连接线与显示终端进行电性连接,安装局限性大,为此我们提出融合5G物联网技术的人体测温热像仪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融合5G物联网技术的人体测温热像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测温热像仪在安装后调节不方便以及需要用连接线与显示终端进行电性连接,安装局限性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融合5G物联网技术的人体测温热像仪,包括测温热像仪本体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为凹形固定架,且所述测温热像仪本体转动安装于固定架的内部,所述测温热像仪本体的下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马达,所述第一驱动马达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用于配合测温热像仪本体使用的光学镜片;
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壁上嵌装固定有第一旋转阻尼器,所述测温热像仪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固定插接于第一旋转阻尼器的内圈,所述测温热像仪本体与插接柱相对的侧边上固定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架的侧壁键连接有第一圆柱齿轮,所述固定架的内顶部设置有转向驱动组件,且转向驱动组件与第一圆柱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转向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马达、传动柱和第二圆柱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马达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于固定架的内顶部,所述传动柱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且传动柱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架与第二圆柱齿轮键连接,所述第二圆柱齿轮与第一圆柱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测温热像仪本体包括外壳、前端采集镜头、热成像模块、处理模块和储存模块,所述前端采集镜头与热成像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热成像模块电性连接于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通过连接线电性连接于储存模块;
所述外壳一侧一体成型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的内部设置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且外壳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一驱动马达和第二驱动马达的马达控制器,所述马达控制器以及储存模块均通过连接线与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侧边上内嵌固定有两组第一转动轴承,所述连接杆和传动柱分别固定插接于两组所述第一转动轴承的内圈。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下端固定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承,所述传动杆固定插接于第二转动轴承的内圈。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上嵌装固定有五组光学镜片,且五组光学镜片呈环形等距阵列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红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红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57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热高效收集回用装置
- 下一篇:可全自动捕捉发热患者的人体测温热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