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弓根钉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16877.5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8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晋;林家明;唐清连;朱小军;卢金昌;宋国徽;徐怀远;邓创忠;黄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B33Y80/00;B33Y7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0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椎弓根钉棒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椎弓根钉棒系统,其包括由聚醚醚酮或聚醚醚酮复合材料通过3D打印技术制成的椎弓根螺钉、钉帽和连接棒,椎弓根螺钉包括圆柱形的螺头和锥形的螺杆,螺头的顶部设有连接孔,螺杆的螺纹采用防松、抗拔出的设计;钉帽包括连接环和锥形的连接轴,连接轴穿设于连接孔内并与连接孔过盈配合连接,连接棒穿设于连接环内并按脊柱生理弧度预弯预设有多种不同长度的型号。该椎弓根钉棒系统减少了原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其射线透过性高,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椎弓根钉棒系统。
背景技术
椎弓根钉棒系统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脊柱肿瘤、脊柱退变、脊柱创伤和脊柱畸形等疾病的后路手术中往往都需要使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完成固定。
现有的椎弓根钉棒系统大多数由钛合金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射线透过性差,其在术后的核磁共振(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时易产生伪影,影响医生对患处的检查与判断;进一步的,通过注塑、模压、挤出成型和机械加工(如切削加工)等传统制造工艺生产椎弓根钉棒系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原料浪费,增加产品成本;另外,受传统制造工艺等因素的限制,采用该工艺制造的椎弓根钉棒系统的螺纹设计简单,抗拔出性能较低,很难达到良好的防止椎弓根螺钉松动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椎弓根钉棒系统,其采用聚醚醚酮材料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成型,具有射线透过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弓根钉棒系统,其包括椎弓根螺钉、钉帽和连接棒,所述钉帽与所述椎弓根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棒穿过所述钉帽并将若干个所述钉帽连接在一起,所述椎弓根螺钉的螺纹矢状截面呈“V”字形,所述椎弓根螺钉的螺纹外形呈圆柱状,所述椎弓根螺钉的内芯锥形角为0.9-1.1°,所述椎弓根螺钉、所述钉帽以及所述连接棒均采用聚醚醚酮或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制成。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椎弓根螺钉包括螺头和螺杆,所述螺头设有连接孔,所述钉帽包括连接环和连接轴,所述连接棒穿设于所述连接环内,所述连接轴的中部设有空隙带,所述连接轴固定于所述连接孔内并与所述连接孔过盈配合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杆的表面包覆有钛金属涂层。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杆的外径为3.5-6.5mm。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杆的螺纹长度为35-45mm,所述螺杆的螺纹宽度为0.13-0.15mm。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杆包括设于皮质骨内的皮质螺纹段以及设于松质骨内的松质螺纹段,所述皮质螺纹段与所述松质螺纹段的长度比为2∶3。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皮质螺纹段的螺距为2.1-2.3mm,所述松质螺纹段的螺距为2.9-3.1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上述椎弓根钉棒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椎弓根螺钉、所述钉帽以及所述连接棒通过3D打印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椎弓根钉棒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未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6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纱加工具有除絮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矩形高墩大悬挑现浇盖梁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