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截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18692.8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3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松松;孙婷婷;周金金;王立;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松松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2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绵 城市 雨水 截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截流装置,包括截流井,所述截流井上方的一端设置有井盖,所述截流井上方的另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截流井的一侧设置有雨水管,所述截流井的内部靠近雨水管的一侧设置有颗粒沉淀腔,所述截流井的内部靠近颗粒沉淀腔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腔,所述颗粒沉淀腔内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贯穿在截流井的外侧。通过在截流井内设置颗粒沉淀腔便于将雨水进行首次的沉淀,将雨水中较大的颗粒物进行第一次过滤,通过在过滤腔内设置粗格栅网和细格栅网,便于再次过滤雨水中不同大小的杂质,通过设置滤芯、滤膜,便于去除雨水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减少了大雨过后的降雨径流污染和河道水质的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截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兴起的海绵城市建设热潮,主要想提高城市下垫面透水、排水比例,因为有些城市规划时间为考虑面对突然的大雨量降水等情况,会致使得有些低洼的城区,造成小范围的洪涝灾害,因此需要进行雨水截流。
目前现有的截流装置无法对污染物进行过滤,容易引起河道污染的问题,并且当雨量过大时,无法进行分流。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截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截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截流装置,包括截流井,所述截流井上方的一端设置有井盖,所述截流井上方的另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截流井的一侧设置有雨水管,所述截流井的内部靠近雨水管的一侧设置有颗粒沉淀腔,所述截流井的内部靠近颗粒沉淀腔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腔,所述颗粒沉淀腔内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贯穿在截流井的外侧,所述支管内设置有闸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腔内部设置有粗格栅网,所述粗格栅网的下方设置有细格栅网,所述粗格栅网和细格栅网之间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粗格栅网上方的一端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和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截流井的内部靠近颗粒沉淀腔的下方设置有流动腔,所述流动腔内设置有滤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截流井的内部靠近流动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流动腔,所述第二流动腔内设置有滤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截流井内部底端靠近滤膜的一侧均设置有三个分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截流井内设置颗粒沉淀腔便于将雨水进行首次的沉淀,将雨水中较大的颗粒物进行第一次过滤,上方的雨水则进入一侧的过滤腔,通过在过滤腔内设置粗格栅网和细格栅网,便于再次过滤雨水中不同大小的杂质,过滤更加细致,通过在流动腔内设置滤芯,第二流动腔设置滤膜,便于去除雨水中残留的有害物质,通过截流井中一层层的过滤,减少了大雨过后的降雨径流污染和河道水质的污染问题,针对不同的污染物进行不同的过滤,可以进行有效地清除。
2、通过在截流井内靠近滤膜的一侧设置三个分水管,便于加快净化后雨水的排水速度,使得截流井内可以尽快分流,通过在颗粒沉淀腔的一侧设置支管,支管内设置闸板,便于当降雨量过大,雨水管流量过多时,将会开启闸板,雨水会通过支管进入雨水系统进行排水分流,防止突发大雨量天气的漫溢、积水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截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截流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3为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截流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松松,未经郭松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86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