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部充磁的捕获式块材高温超导电机及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19686.4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5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高关中;刘忠奇;张腾;胡永丽;周迪帆;刘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上海)中央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大学;浙江龙创电机技术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5/00 | 分类号: | H02K55/00;H02K5/04;H02K15/02;H01F1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2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部 充磁 捕获 式块材 高温 超导 电机 发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部充磁的捕获式块材高温超导电机及发电机,涉及电机领域。捕获式块材高温超导电机的磁块使用外部线圈进行低温充磁获得磁场,再转移到电机内部使用,充磁和转移操作麻烦,转移效率低。本实用新型包括驱动部分、充磁部分和轴系部分,驱动部分包括驱动壳体、驱动端盖和驱动定子,充磁部分包括充磁壳体、充磁端盖和充磁定子,轴系部分包括转轴、转子、驱动端定位组件和充磁端定位组件,轴系部分可在驱动部分和充磁部分之间移动以实现充磁和驱动工作,驱动端定位组件和充磁端定位组件中设有支撑转轴转动地轴承,并可分别与驱动端盖和充磁端盖定位固定。可实现转子在电机内部充磁后转移到驱动位置,操作简单,转移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部充磁的捕获式块材高温超导电机及发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球能源危机和发电成本增加的条件下,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更有效的电力驱动或发电设备越来越重要,HTSC超导电机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效率在低速/负载运行时也不会降低,且其外观尺寸和重量与常规电机相比将降低25%,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价格适中等特点,对于电动汽车及电动航空产业将是一次重大的变革。超导电机分为线材和块材两种,一般块材需要经过充磁才能进行运行,将充磁的过程称为捕获磁场的过程。线材高温超导电机成本较高且不易制造,充磁捕获式块材高温超导电机具有效率高、重量轻、价格相对便宜等特点,但是此种类型的电机磁块由于需要使用外部线圈进行低温充磁才能获得磁场,然后再转移到电机内部进行使用,充磁和转移操作麻烦,效率低,为其广泛应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内部充磁的捕获式块材高温超导电机及发电机,以提升转子充磁和位置转移效率为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部充磁的捕获式块材高温超导电机及发电机,包括驱动部分、充磁部分和轴系部分,所述的驱动部分包括驱动壳体、驱动端盖和驱动定子,所述的充磁部分包括充磁壳体、充磁端盖和用于给电机充磁的充磁定子,所述的轴系部分包括转轴、设于转轴上的转子、设于转轴上的驱动端定位组件和充磁端定位组件,所述的驱动壳体位于充磁壳体的左侧,驱动壳体的左端设有驱动端盖,驱动端盖与驱动壳体封闭成驱动壳体内腔,充磁壳体的右端设有充磁端盖,充磁端盖与充磁壳体封闭成充磁壳体内腔,所述的驱动定子设于驱动壳体内腔,所述的充磁定子设于充磁壳体内腔,所述的驱动端定位组件位于转子的左侧,所述的充磁端定位组件位于转子的右侧,所述的轴系部分可沿轴向移动,移动到驱动端定位组件与驱动端盖之间定位固定后,轴系部分处于可产生驱动动力的工作位置,移动到充磁端定位组件与充磁端盖之间定位固定后,轴系部分处于可充磁位置,可通过充磁定子对转子充磁,所述的驱动部分、充磁部分的外侧从外到内设有真空层和隔热层,所述的驱动壳体内腔和充磁壳体内腔均设有液氮入口和液氮出口。通过在电机内部设置轴系部分的工作驱动和充磁两种位置状态,在需要充磁时,轴系部分可直接移动到充磁位置定位固定,进行低温充磁,充磁完成后,轴系部分沿轴向移动到工作驱动位置,实现工作驱动,可方便地实现转子在充磁和工作驱动位置的内部转移,操作简单,实现方便,转移效率高;通过设置真空层和隔热层可有效隔绝外部热源,通过驱动壳体内腔和充磁壳体内腔各自设置液氮入口和液氮出口,便于在工作或充磁时进行液氮冷却保持低温。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转轴左端为出轴端,出轴端连接有可拆卸的驱动端假轴;所述的转轴右端为非出轴端,非出轴端连接有可拆卸的充磁端假轴。通过与转轴两端连接的驱动端假轴和充磁端假轴,可方便地从外部驱动轴系部分的轴向移动,实现轴系部分在充磁位置和工作驱动位置的转移,充磁完成后可方便地拆掉假轴,便于驱动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驱动端假轴与驱动端盖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的充磁端假轴与充磁端盖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的充磁端假轴在端向穿过充磁端盖、隔热层和真空层伸出到电机外部。通过滑动配合可方便支撑转轴的轴向移动,在非轴伸端通过假轴穿出到电机外部,便于从外部驱动端假轴移动轴系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上海)中央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大学;浙江龙创电机技术创新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上海)中央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大学;浙江龙创电机技术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9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百叶调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车辆排气管的汽车尾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