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平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19780.X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3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秦李;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本地人老秦暖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吴飞 |
地址: | 621051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混合 平铺 装置 | ||
一种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平铺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底部倾斜设置,箱体最低端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支撑机构,设于箱体底部,包括两对支撑杆,支撑杆底端连接有一对平行设置的转轴,两转轴位于同一水平面,转轴套设有一对滚轮,滚轮沿转轴中轴线旋转且滚轮可沿转轴所在方向移动;下料机构,包括转辊,转辊两端转动连接箱体侧壁,转辊周向阵列有多个下料板,下料板边缘转动轨迹与出料口相切。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两对滚轮之间的间隙,使其位于暖通管两侧,适用于不同暖通管铺设密度空间的混合料平铺,混合料铺设厚度一致,无需借助其他工具进行厚度调整,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系统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平铺装置相关。
背景技术
暖通管铺设完成后,需要利用干拌混凝土混合料进行回填,将暖通管覆盖。由于传统的混凝土回填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存在着极为普遍的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现象,搅拌后的混凝土直接压在铺设完毕的暖通管上,然后进行平铺分散,暖通管在压力下的变形、不可恢复的结构损伤甚至开裂,使得暖通管在施工开始前就处于高度危险之中,施工完成之后有极大的概率出现漏水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平铺装置,通过调节两对滚轮之间的间隙,使其位于暖通管两侧,适用于不同暖通管铺设密度空间的混合料平铺,混合料铺设厚度一致,无需借助其他工具进行厚度调整,提高施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平铺装置,包括:
箱体,箱体底部倾斜设置,箱体最低端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支撑机构,设于箱体底部,包括两对支撑杆,支撑杆底端连接有一对平行设置的转轴,两转轴位于同一水平面,转轴套设有一对滚轮,滚轮沿转轴中轴线旋转且滚轮可沿转轴所在方向移动;
下料机构,包括转辊,转辊两端转动连接箱体侧壁,转辊周向阵列有多个下料板,下料板边缘转动轨迹与出料口相切。
进一步地,箱体侧壁顶部插设有盖体,箱体另一端壁外侧设有把手。
进一步地,滚轮转动连接有调节环,调节环套设于转轴,调节环连接有调节块,两调节块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双向螺杆转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固定于转轴中部。
进一步地,转辊一端连接有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电机,电机固定于箱体。
进一步地,箱体底部设有套筒,支撑杆滑动设于套筒内,支撑杆外部固定有限位环,支撑杆套设有弹簧,弹簧设于限位环与套筒之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通过调节两对滚轮之间的间隙,使其位于暖通管两侧,避免箱体移动时滚轮碾压暖通管,适用于不同暖通管铺设密度空间的混合料平铺,控制下料量与滚轮转速匹配,使混合料铺设厚度一致,无需借助其他工具进行厚度调整,提高施工效率。
2、通过旋转双向螺杆驱动调节块同时向两端移动,保证箱体的重心位于两滚轮之间,防止箱体受力不均匀发生倾斜,提高安全性,调节环套设于转轴,提高滚轮位置调节机构稳定性。
3、电机通过皮带控制皮带轮转速,进而控制转辊的转速,实现自动化下料,且下料速度可调,满足混凝土不同铺设厚度需要,同时,可防止混凝土堆积在出料口处。
4、支撑杆滑动设于套筒内,使得支撑杆可在竖直方向移动,弹簧对支撑杆和套筒之间的相对位置移动进行缓冲,降低设备各部件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本地人老秦暖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本地人老秦暖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97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外壳修复工具
- 下一篇:一种鳄鱼养殖场用粪水固液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