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加热桌垫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20416.5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2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臣;徐磊;沈沣 | 申请(专利权)人: | 薄荷(宁波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4 | 分类号: | H05B3/34;G02B6/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加热桌垫,属于取暖设备技术领域智能加热桌垫,包括:桌垫本体,其上设置有一个用以连接电源线的数据线接头;杯垫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桌垫本体上,其中,该杯垫组件包括壳体,且在壳体上安装有导光板和线路板,其中,在线路板上安装有光源,且该线路板通过导线与数据线接头电连接;压电传感器,安装于导光板上,且该压电传感器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加热桌垫,通过导光板、压电传感器、线路板以及光源之间的联动,使得用户能够明确知道杯垫组件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暖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桌垫,特别是一种智能加热桌垫。
背景技术
冬天天气冷,需要取暖设备来提供热源供人体取暖,像取暖器适合人多围坐的场合使用,而电热毯也是在睡觉或者寝具上使用的,当我们需要伏案工作,操作键盘和使用鼠标的时候更加觉得手冷,而没有保暖或者供暖设备会影响工作的进度。
中国专利(CN205648013U)公开了一种智能暖桌垫,包括暖桌垫本体,设置于暖桌垫本体内的控制电路,以及用于控制和调节暖桌垫本体工作的控制开关,所述暖桌垫本体上设有感应控制装置,所述感应控制装置包括:用户检测单元、自动保温单元、自动切断电源。当用户短时间离开或者忘记关掉电源时,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进入保温状态或者自动切断电源,节约电能,同时提高安全性。
但是,在上述所述的智能暖桌垫中,当用户将杯子放置于杯子加热槽上时,杯子加热槽外部无明显变化,导致用户无法明确了解杯子中的水体是否处于加热状态,从而降低了用户使用的体验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明确显示使用状态,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桌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加热桌垫,包括:桌垫本体,其上设置有一个用以连接电源线的数据线接头;杯垫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桌垫本体上,其中,该杯垫组件包括壳体,且在壳体上安装有导光板和线路板,其中,在线路板上安装有光源,且该线路板通过导线与数据线接头电连接;压电传感器,安装于导光板上,且该压电传感器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电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加热桌垫中,在壳体与导光板之间设置有限位部,其中,该限位部包括开设于壳体上的通孔,和设置于壳体上的限位板。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加热桌垫中,导光板沿厚度方向向上凸起形成凸台,且该凸台与通孔嵌套配合,其中,导光板的边缘与限位板抵靠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加热桌垫中,限位板的数量为两个,呈对角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加热桌垫中,在导光板上开设有缺口,其中,线路板上的光源紧靠于缺口的边缘。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加热桌垫中,导光板上缺口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一个缺口的位置与线路板的位置相对应,其中,导光板与线路板上下叠加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加热桌垫中,两个缺口呈对角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加热桌垫中,壳体与线路板之间设置有定位部,其中,该定位部包括与线路板嵌套配合的定位块,且该定位块安装于壳体上。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加热桌垫中,壳体包括拼接设置的上盖和底座,其中,上盖与底座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加热桌垫,通过导光板、压电传感器、线路板以及光源之间的联动,使得用户能够明确知道杯垫组件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2)、通过凸台与通孔之间的嵌套配合,一方面避免光源透过导光板向外辐射光亮时发生漏光现象,提高美观度;另一方面结合导光板边缘与限位板之间的抵靠配合,从而限定导光板的周向自由度以及导光板安装的精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薄荷(宁波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薄荷(宁波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0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