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区废弃地工程治理及生态恢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21024.0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6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鑫;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00;A01G20/1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梁灵周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区 废弃 工程 治理 生态 恢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区废弃地工程治理及生态恢复系统,包括矿顶平面土壤重建和植物恢复子系统、坡面沟道、矿区陡坡面生态恢复子系统、矿区缓坡面生态恢复子系统和矿区土质边坡面生态恢复子系统,所述矿顶平面土壤重建和植物恢复子系统包括矿顶平面原有碎石层、黏合过渡层、微生物活化剂层、种植有机土壤层、表面营养吸收层和植物层。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区废弃地工程治理及生态恢复系统,系统针对矿顶平面及不同坡度和表面特征,利用土壤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采用相应的工程治理及生态恢复措施,防止矿区裸露表面水土流失,固结表土,增强边坡的稳定性,生态恢复可持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区废弃地工程治理及生态恢复系统。
背景技术
矿区废弃地是指在采矿过程中所破坏的、未经处理因此无法使用的土地,主要是指采矿剥离土、废矿坑、尾矿、矸石和洗矿废水沉淀物等占用的土地,还包括采矿作业面、机械设施、矿山辅助建筑物和矿山道路等先占后用废弃的土地,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①排土场,由剥离表土、开采的岩石碎块和低品位矿石堆积而成的废石堆积地;
②采场,矿体采完后留下的采空区和塌陷区形成的采矿废弃地;
③尾矿区,开采的矿石经过选出精矿后产生的尾矿堆积形成的尾矿废弃地;
④其他,包括采矿作业面、机械设施、矿区辅助建筑物和道路交通等占用后废弃的土地。
矿区废弃地的产生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问题,如占用和破坏大量的耕地资源、严重破坏本地自然生态景观、对周围地区产生严重环境影响、诱发区域性地质灾害、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引发社会问题加剧等,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矿区工程的建设与维护以及对废弃矿山的治理与恢复不够重视,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严重破坏来生态环境。
近代我国矿区废弃地的恢复工作始于1950年代末,主要是开展复垦造地实践活动,20世纪70~80年代,还开展了粉煤灰无土种植粮、菜、林的试验以及废弃物(煤矸石、粉煤灰渣等)的综合利用研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世纪80年代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基本上还是处于零星、分散、小规模、低水平的状况,1990~1995年全国大、中型矿区恢复面积仅占全国累计矿区废弃地面积的1.62%,而乡镇小型矿区的恢复几乎为零,1998年10月国家正式颁布的《土地复垦规定》,使我国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作步入了法制轨道,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国内早先在矿区废弃地的恢复工作中,着重于复垦和撒草种、穴播或沟播、铺草皮、框架类植草等技术和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虽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矿区废弃地工程治理及生态恢复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1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距显示装置及便携式医用射线设备
- 下一篇:一种航空插头尾罩紧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