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21035.9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6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乾坤;高瑞;陈伟崇;王韶巍;贺源;王伟;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6;B01D53/56;B01D53/50;B01D50/00;F28D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耿蕾 |
地址: | 719000 陕西省榆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废气散热的冷却器和用于废气脱硫脱硝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冷却器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上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所述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气体通道和冷却管;所述气体通道安装在所述冷却器壳体内,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冷却管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冷却器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气体通道的外侧。冷却管中通过冷却液吸收废气中的热量,降低污染系数,且能够实现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节能环保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故应用此项技术对环境空气净化益处颇多。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燃煤锅炉用脱硫脱硝除尘设备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虽然能够进行烟气的脱硫脱硝处理,但不能实现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而且烟气温度过高时脱硫脱硝效果不好,烟气排放后对环境造成污染,环保效果不好。
有鉴于此,需要对其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回收热量提高气体净化效果的废气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废气散热的冷却器和用于废气脱硫脱硝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冷却器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上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所述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气体通道和冷却管;所述气体通道设置在所述冷却器壳体内,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冷却管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冷却器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气体通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的至少部分围绕在所述气体通道的外侧,并沿着所述气体通道的轴向螺旋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通道内设置有挡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有装置壳体、用于储存脱硫剂的脱硫剂储存箱、用于储存脱硝剂的脱硝剂储存箱和用于产生氧化剂的氧化剂发生器;所述装置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腔体和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的第二腔体;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通过连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脱硫剂喷头和氧化剂喷头,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脱硝剂喷头;所述脱硫剂储存箱通过第一水泵与所述脱硫剂喷头连接,所述氧化剂发生器与所述氧化剂喷头连接,所述脱硝剂储存箱通过第二水泵与所述脱硝剂喷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剂储存箱安装在所述装置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剂储存箱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下方,所述脱硫剂储存箱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位于所述脱硫剂喷头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路上设置有除尘器。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为静电除尘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路上设置有风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废气散热的冷却器和用于废气脱硫脱硝的废气处理装置。冷却器上连接有进气管,废气处理装置上连接有出气管,冷却器与废气处理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气体通道和冷却管。气体通道安装在冷却器壳体内,气体通道的一端与进气管连通,另一端与连接管路连通。冷却管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冷却器壳体内,并位于气体通道的外侧。冷却管中通过冷却液吸收废气中的热量,降低污染系数,且能够实现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节能环保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榆林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10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