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防止直接接触公共场合物件的安全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21061.1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7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谢晴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舜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02 | 分类号: | H01H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防止 直接 接触 公共场合 物件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防止直接接触公共场合物件的安全盒,该安全盒整体呈长方体状,其具有一主体部,于主体部的下表面一端角处通过第一转轴枢接有一端盖,该端盖呈中空并与主体部的该端部盖合,且于主体部的该端设有一子弹头形接触部,端盖盖合后子弹头形接触部恰好位于端盖与主体部端部的内部;于该主体部的上表面以及前后表面开设有一U形缺口部,且在该U形缺口部的开口端的一角处通过第二转轴枢接有翻转盖。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打开端盖或者翻转盖,即可按压或者推拉或者转动相应的对象,在未接触的情况下进行开关门、开关水龙头、按电梯按键等公共物品,从而能有效阻止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传播,降低传染的机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防止直接接触公共场合物件的安全盒。
背景技术
人们出行或者到公共场所时,往往需要接触公共设置,例如家庭所在楼的电梯、底楼的大门,再如商场、超市或办公楼的电梯、大门、公共卫生间门、水龙头等等,不可避免地都要用手去按压或者推拉,由于不同的人都进行接触,就会导致细菌等微生物间接地在不同的人之间传播。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近期新冠肺炎等爆发性传染病的出现,人们越来越注意在公共场合的卫生习惯,尽量不接触公共设施,或者通过一次性纸巾等进行间接触碰,然而这种方式会造成较大的浪费,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便携式防止直接接触公共场合物件的安全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防止直接接触公共场合物件的安全盒,该安全盒整体呈长方体状,其具有一主体部,于该主体部的上表面设有一个可连接钥匙环的连接孔,于主体部的下表面一端角处通过第一转轴枢接有一端盖,该端盖呈中空并与主体部的该端部盖合,且于主体部的该端设有一子弹头形接触部,端盖盖合后子弹头形接触部恰好位于端盖与主体部端部的内部;于该主体部的上表面以及前后表面开设有一U形缺口部,且在该U形缺口部的开口端的一角处通过第二转轴枢接有翻转盖,该翻转盖的外表面形状与U形缺口部的缺口面形状相吻合,且翻转盖打开角度大于90°。
所述翻转盖两侧壁的下表面附有防滑条,对应地,前后表面U形缺口部的底面也附着有防滑条。
U形缺口部的长度占整个主体部长度的1/3~1/2,U形缺口部的深度占主体部高度的的1/2~2/3。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通过钥匙扣、钥匙环进行携带,挂在包包或者裤子上,方便携带和取用,当需要使用时,打开端盖或者翻转盖,即可按压或者推拉或者转动相应的对象,在未接触的情况下进行开关门、开关水龙头、按电梯按键等公共物品,从而能有效阻止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传播,降低传染的机率,使用后可喷酒精或消毒液等进行杀菌消毒,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舜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舜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1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