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雾化给药医用呼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21614.3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7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谊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6/16;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郭晓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黄贝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雾化 医用 呼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智能雾化给药医用呼吸装置,包括呼吸机体和底座,所述呼吸机体安装在底座的上端外壁上,所述呼吸机体的右侧设置有雾化给药机,在进行工作时,利用四通器将输氧管、输氧鼻管和雾化给药管将进行连通,通过输氧管输送氧气,利用雾化给药管输送药雾,最终汇集到输氧鼻管中,输送到患者鼻腔中进行呼吸治疗,在此过程中,湿化后的氧气和药雾在遇到冰凉的管壁时,很容易液化成水珠,残留聚集在管道内不易排出,此时,通过集水管的作用,可以使得液化后的水珠顺着管壁流入到集水管中进行收集储存,当观察到集水管中的液位较高时,可以通过向上推动推拉杆,使得放水口打开,释放出大量的积水后,下拉推拉杆,利用密封塞对出水口进行封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呼吸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雾化给药医用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装置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主要用于:睡眠鼾症,低血氧,轻度肺部疾病,老慢支,呼吸困难,COPD,肺气肿,哮喘,严重呼衰,心衰,二氧化碳潴留,ALS运动神经元病,肌肉萎缩等疾病。
现有的呼吸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呼吸装置在实际的医疗救治工作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目前,在吸氧工作中,呼吸装置常与雾化装置配合使用,以达到输氧的同时,能够为患者进行给药的目的,但现有的呼吸装置和雾化装置不能很好的进行配合工作,实用性较低,并且,由于吸氧管和雾化管配合使用,容易导致湿化后的氧气和药雾在遇到冰凉的管壁时,很容易液化成水珠,残留聚集在管道内不易排出,严重影响吸氧管的正常工作,安全性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雾化给药医用呼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呼吸装置不能很好的与雾化装置相配合且管道中易积累水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雾化给药医用呼吸装置,包括呼吸机体和底座,所述呼吸机体安装在底座的上端外壁上,所述呼吸机体的右侧设置有雾化给药机,所述呼吸机体的前端外壁上设置有流量表,所述流量表的一侧设置有压力表,所述流量表的上侧设置有调节键,所述呼吸机体的右端外壁内部设置有连接有输氧管,所述雾化给药机的前端外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雾化给药机的上端外壁内部设置有雾化给药管,所述呼吸机体的右方设置有输氧鼻管,所述雾化给药管、输氧管以及输氧鼻管之间通过四通器进行连接,所述四通器由连接腔、氧气连接管、给药连接管、总管以及集水管组成,所述氧气连接管、给药连接管、总管以及集水管的一端均连接于连接腔的外壁,所述集水管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下端连接有推拉杆,所述集水管的下端外壁内部设置有放水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腔和输氧管之间通过氧气连接管相连接,所述连接腔和雾化给药管之间通过给药连接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移动轮分别设置在底座四角处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氧气连接管、给药连接管、总管以及集水管与连接腔之间均处于连通状态。
优选的,所述密封塞整体形状为倒锥体,所述集水管和密封塞之间通过放水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塞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集水管为透明塑料材质制成。
与现有呼吸装置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雾化给药医用呼吸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谊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和谊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1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排气筒加工用可调支撑座
- 下一篇:一种糊箱机胶水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