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23980.2 | 申请日: | 202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6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玮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G13/12;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朱琳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康复 针灸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涉及针灸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内开设有竖直向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插设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铰接有撑板,所述主板上安装有用于支撑和调节撑板和支板角度的支撑调节组件,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板在滑槽内上下滑动的滑动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组件和支撑调节组件的设置,使得患者的腿部放在撑板上后可以根据医生的需求来对患者腿部的高度和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患者的腿部调节到合适医生针灸的高度和倾斜角度,方便了医生对患者腿部的针灸,使得患者的康复能够顺利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对患者下肢进行针灸时,由于不同患者的病理不同使得所要针灸的部位不同,传统的针灸辅助装置由于结构的固定式,当患者的腿部放在针灸辅助装置上进行针灸时不能根据医生的需求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角度和高度进行调节,导致医生在针灸过程中不方便扎针,从而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所以这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内开设有竖直向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插设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铰接有撑板,所述主板上安装有用于支撑和调节撑板和支板角度的支撑调节组件,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板在滑槽内上下滑动的滑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呈L型且滑槽开设在主板的纵板内,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开设在主板纵板两侧的活动槽,所述主板横板的两侧均铰接有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均安装有连杆且两个连杆分别活动穿过对应的活动槽并分别与支板的两侧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主板的纵板一侧的开口且支板的一侧通过开口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转动贯穿有丝杆,所述丝杆位于固定盒外的一部分螺纹套设有套筒,所述撑板的底部开设有移动槽且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套筒的顶端与滑块铰接,所述固定盒上安装有通过手动驱动丝杆转动的转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贯穿在固定盒上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固定盒内的一端固定有蜗杆,所述丝杆上固定套设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
进一步地,所述撑板的外表面固定有软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组件和支撑调节组件的设置,使得患者的腿部放在撑板上后可以根据医生的需求来对患者腿部的高度和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患者的腿部调节到合适医生针灸的高度和倾斜角度,方便了医生对患者腿部的针灸,使得患者的康复能够顺利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A方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主板;2、滑槽;3、支板;4、撑板;5、支撑调节组件;51、固定板;52、固定盒;53、丝杆;54、套筒;55、移动槽;56、滑块;57、转动组件;571、转动杆;572、蜗杆;573、蜗轮;6、滑动组件;61、活动槽;62、电动伸缩杆;63、连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玮,未经张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3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纹型提升机链
- 下一篇:一种主动脉球囊反博术后约束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