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24071.0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7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孙彦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彦琴 |
主分类号: | A61B50/31 | 分类号: | A61B50/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锐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25 | 代理人: | 黄景华 |
地址: | 030001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内科 便携式 诊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箱体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夹,所述箱体背部的顶部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把手,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层,所述箱体的表面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开关门,所述固定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储物槽,所述箱体一侧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该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储物槽和分隔板的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了东西存放杂乱而影响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速度,通过防护层和减震板的设置,使用时,可对箱内的物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从而提高了器械运输和存放的质量,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由于中老年人活动不便,社区医疗活动通常是上门诊断,对中老年人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查,在心血管内科中诊疗检查中,为了连续观察监测心脏电活动情况,通常使用心电仪获取心电活动指标,对被检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因而医护人员上门时通常需要携带心电仪
现有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大多具有不易便携,且医疗器械无法分类存放而导致听诊器缠绕的缺点,且无法有效保护箱内器械,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箱体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夹,所述箱体背部的顶部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把手,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层,所述箱体的表面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开关门,所述固定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储物槽,所述箱体一侧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
可选的,所述储物槽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储物槽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挡板。
可选的,所述开关门顶部的中部设置有软带,所述软带的一端通过母卡扣活动连接有子卡扣。
可选的,所述储物槽的内部开设有分隔板,所述开关门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海绵垫。
可选的,所述开关门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箱体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孔槽。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听诊器,所述听诊器的一侧通过限位孔活动连接有万向管,所述万向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夹。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通过储物槽和分隔板的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了东西存放杂乱而影响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速度,通过防护层和减震板的设置,使用时,可对箱内的物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从而提高了器械运输和存放的质量,省时省力。
2、该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通过开关门、母卡扣、子卡扣和限位挡板的设置,使用时,将母卡扣套进子卡扣中,限位挡板插入孔槽内部,从而实现快速固定,方便快捷,通过固定夹的设置,使用时,可对万向管进行固定,避免听诊器缠绕而影响工作效率,加快了工作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物槽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彦琴,未经孙彦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4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股骨柄三坐标专用工装
- 下一篇:一种医疗用利器盒挂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