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用利器盒挂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24078.2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7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邬夏荣;卢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辉 |
主分类号: | A61B50/36 | 分类号: | A61B5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锐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25 | 代理人: | 黄景华 |
地址: | 56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利器 盒挂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用利器盒挂壁结构,包括保护盒,所述保护盒的内部设置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防尘柱,所述保护盒的表面开设有与防尘柱相适配的匹配槽,所述安放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固定块,所述保护盒的底部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震柱,所述缓震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保护盒的中部开设有荧光槽。该医疗用利器盒挂壁结构,通过荧光槽和透光槽的设置,使用时,装置处于夜间会发出微弱的荧光,人们可据此辨别装置的位置,避免踩踏发生危险,达到了装置内部的防尘防止细菌二次感染以及装置的固定和避免踩踏发生危险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用利器盒挂壁结构。
背景技术
利器盒是用于收集注射器、刀片、缝合针及其他规范规定的必须放在利器盒的医疗锐器,这些医疗锐器多是直接与病人的皮肤或是血液有直接接触的,属易感染物品,需要单独密闭保存,集中处理。
但是现有的装置大都过于笨重不易于装置的移动存放,因装置内部用品过于危险,但现有的设备进行保护的并不是很完善,并且因装置内部存在细菌,所以需要进行装置的密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用利器盒挂壁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医疗用利器盒挂壁结构,包括保护盒,所述保护盒的内部设置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防尘柱,所述保护盒的表面开设有与防尘柱相适配的匹配槽,所述保护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固定块,所述保护盒的底部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震柱,所述缓震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保护盒的中部开设有荧光槽。
可选的,所述减震弹簧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
可选的,所述荧光槽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一侧开设有滑槽。
可选的,所述保护盒的正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卡块,所述保护盒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橡胶卡块相适配的卡槽。
可选的,所述保护盒的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保护盒的上表面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把手相适配的把手槽。
可选的,所述荧光槽的一侧开设有透光槽,所述保护盒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转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用利器盒挂壁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医疗用利器盒挂壁结构,通过安放槽、防尘柱的设置,使用时医护人员将使用过后的针头进行插入安放槽内部,通过安放槽内部的橡胶固定块进行针头的固定,可以防止针头的脱落,通过荧光槽和透光槽的设置,使用时,装置处于夜间会发出微弱的荧光,人们可据此辨别装置的位置,避免踩踏发生危险,达到了装置内部的防尘防止细菌二次感染以及装置的固定和避免踩踏发生危险的目的。
2、该医疗用利器盒挂壁结构,通过匹配槽、橡胶卡块、卡槽、把手、把手槽和转轴的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转轴进行装置的闭合,安放槽内部的针管与匹配槽进行匹配闭合,之后通过橡胶卡块进行装置的固定,因装置闭合,漏出把手,进行移动,使装置更加的方便,当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减震槽和减震弹簧的设置,可以避免重物落在装置本体上进而造成装置的损坏,达到了装置移动更加的便捷以及对装置的保护更加完善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辉,未经杨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4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加工用钻头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