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沉降的新型混凝土顶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24285.8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8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生;唐琪舍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顺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中国(云南)自由***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降 新型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公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沉降的新型混凝土顶管,包括两根相邻的顶管本体,顶管本体上安装有防沉密封机构,防沉密封机构包括两个密封圈,两个密封圈分别固定连接在顶管本体的两端,防沉密封机构中的一个密封圈侧壁上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密封槽,防沉密封机构中的另一个密封圈侧壁上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密封杆,且密封槽与密封杆呈环形分布并相互匹配,位于顶管本体上方的密封圈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依次穿过两个螺纹孔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简单的机械结构对相邻的两根顶管本体进行连接为一个整体,操作简单方便,密封性和稳定性强,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公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沉降的新型混凝土顶管。
背景技术
排水管道安装在地下,深埋于泥土之中,各点地质构造不同,只要某处松软,承受不了管道自重,就各自下沉,从而引起管道歪斜,污水渗出管外二次污染环境。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1420086976.0公开一种防沉降的新型混凝土顶管,在使用时,可以实现相邻的两根顶管本体连接为一整体,使局部地质发生松动时不会导致整个管道发生沉降,防止了污水渗出;该方案仍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该技术方案通过连接部件将两根相邻的顶管本体连接为一整体,但是,密封性和稳定性效果一般,以及,操作繁琐,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通过连接部件将两根相邻的顶管本体连接为一整体,但是,密封性和稳定性效果一般,以及,操作繁琐,浪费时间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沉降的新型混凝土顶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沉降的新型混凝土顶管,包括两根相邻的顶管本体,所述顶管本体上安装有防沉密封机构;
所述防沉密封机构包括两个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固定连接在顶管本体的两端,所述防沉密封机构中的一个密封圈侧壁上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密封槽,所述防沉密封机构中的另一个密封圈侧壁上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密封杆,且密封槽与密封杆呈环形分布并相互匹配,位于所述顶管本体上方的密封圈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依次穿过两个螺纹孔设置。
优选的,所述顶管本体的侧壁上对称连接有两块阻挡板,所述阻挡板靠近螺纹孔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另一端穿过固定管管口并向外延伸且连接在对应的阻挡板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上安装有螺栓,且固定管与活动杆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顶管本体的侧壁上对称连接有两块推动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沉降的新型混凝土顶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防沉降的新型混凝土顶管,通过设置密封圈、密封槽和密封杆,通过密封槽与密封杆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顶管本体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污水渗出。
2、该防沉降的新型混凝土顶管,通过设置螺纹孔和螺纹杆,通过螺纹孔与螺纹杆之间的相互配合,操作简单方便,节约时间,以及,提高顶管本体之间的稳定性,使局部地质发生松动时不会导致整个管道发生沉降,从而避免了局部管道发生歪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沉降的新型混凝土顶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沉降的新型混凝土顶管的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沉降的新型混凝土顶管的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顺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明顺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4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座圈UV杀菌的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排水铺路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