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伞骨自动铆接系统的穿丝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26127.6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1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何鑫成;吕苗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友谊菲诺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1F23/00;B21F15/06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丁建清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伞骨 自动 铆接 系统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伞骨自动铆接系统的穿丝机构,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中间处的支板、放线组件、切割打结组件,切割打结组件包括连轴、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割件、下割件、上扭件、下扭件,上割件内固设有一对上切刀,下割件内设有一对下切刀,下割件滑动穿过上割件下部且上切刀与下切刀上下抵接,连轴与上扭件传动连接,连轴与下扭件传动连接,放线组件用于将两条细丝输送至上割件,并使两条细丝穿入下扭件,下割件带动下切刀割断两条细丝,上扭件转动使两条细丝上端头缠绕成结,下扭件转动使两条细丝下端头缠绕成结。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伞骨穿细丝工序的自动化,并实现了铆接与穿丝操作的同步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伞骨自动铆接系统的穿丝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长短伞骨铆接、磷化完成之后,还需要对铆接好的长短伞骨进行喷塑的表面处理,要求伞骨完全暴露在充满塑粉微粒的环境中,通过细丝、链条和设备的导电,使得伞骨带电,吸附塑粉到伞骨表面,然后经过烘烤完成表面处理。因而在喷塑前,需要先将长10cm、直径0.3mm-0.5mm的细铁丝穿过长短伞骨的2个小孔,并将细铁丝两头拧紧固定使细铁丝成封闭环状,确保能用铁棒将长短伞骨一起挂置在喷塑挂具上,并且能实现导电的功能,使伞骨带电,以完成喷塑。但上述穿细铁丝、拧紧细铁丝使之城封闭环状的操作均依靠员工手工操作完成,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并且劳动强度较大,企业承担的成本也比较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自动穿丝机构,以降低劳动强度、控制劳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伞骨自动铆接系统的穿丝机构,实现了伞骨穿细丝工序的自动化,并实现了铆接与穿丝操作的同步进行,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伞骨自动铆接系统的穿丝机构,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中间处的支板、放线组件、滑动连接在支板上的切割打结组件,所述切割打结组件包括连轴、上下间隔设置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固装在上连接板上的上割件、可内外平移的下割件、转动连接在上连接板上的上扭件、转动连接在下连接板上的下扭件,所述上割件下部内固设有一对上切刀,所述下割件内嵌设有一对下切刀,所述下割件滑动穿过上割件下部且一对上切刀与一对下切刀上下抵接,所述连轴穿过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连轴上部与上扭件传动连接,所述连轴下部与下扭件传动连接,所述放线组件用于将两条细丝输送至上割件,并使一条细丝依次垂直穿过上切刀、下切刀、上扭件、长伞骨后穿入下扭件且另一条细丝依次垂直穿过上切刀、下切刀、上扭件、短伞骨后穿入下扭件,所述下割件带动下切刀平移而割断两条细丝,所述上扭件转动使位于长伞骨和短伞骨上方的两条细丝端头缠绕成结,所述下扭件转动使位于长伞骨和短伞骨下方的两条细丝端头缠绕成结。
所述切割打结组件还包括第八气缸和固装在上连接板上的一对连接座,所述上割件固定在一对连接座之间,所述下割件靠近第八气缸的端部固定穿设有推柱,所述推柱滑动穿过一侧连接座,所述下割件远离第八气缸的端部穿设有一对B弹簧,一对所述B弹簧抵接至另一侧的连接座,所述第八气缸的轴端运动至抵接推柱而推动下割件。
所述切割打结组件还包括与上连接板固连的上滑件、与下连接板固连的下滑件、固定在下滑件上的第九气缸,所述上滑件、下滑件分别与支板滑动连接,所述上滑件上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九气缸轴端固装有第二齿轮,所述连轴呈方柱状,所述连轴连轴上部卡入第一齿轮内并与第一齿轮上下滑动连接,连轴下部固定嵌入第二齿轮内,所述上扭件上部通过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下扭件下部通过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
所述放线组件包括固装的导线块、固定在导线块下部内的一对上导柱和设于导线块下方的两组转轮,两组所述转轮相对滚动抵接,所述上导柱下端位于两组转轮上部之间,所述上割件上固定穿设有一对下导柱,一对所述下导柱位于两组转轮下部之间,所述细丝依次穿过导线块、上导柱、两组转轮间的间隙后进入下导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友谊菲诺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友谊菲诺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6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污水分离及分散式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杆端球面接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