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检测及振动检测自锁电子开关控制电路及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27702.4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1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邱庆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流层复合水离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04 | 分类号: | H03K17/04;G01D5/14;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辉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10 | 代理人: | 刘海军;郝思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检测 振动 电子 开关 控制电路 发生 装置 | ||
1.一种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气体检测或/和振动检测的检测开关,以及与之连接的自锁电子开关控制电路;所述自锁电子开关控制电路分别连接直流源端和为发生装置内部电路供电的VCC端,其用于响应检测开关以断开发生装置内部电路的供电并自锁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部电路用于实现静电雾化,或产生羟基自由基、水离子、纳米水离子、带电水粒子、正负离子或等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开关包括水银滚珠开关或/和气体检测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子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复位开关S1、继电器K1和自锁模块;
所述检测开关与所述自锁模块连接,由其触发自锁模块的自锁;
所述复位开关S1与所述自锁模块连接,由其触发自锁模块的复位;
所述继电器K1分别连接直流源端和VCC端,其导通时由直流源端向VCC端供电;
所述自锁模块连接所述继电器K1并控制其通/断,所述自锁模块被触发自锁后控制所述继电器K1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模块包括三极管Q1、Q2、Q3和Q4,二极管D1和D3,稳压二极管D2,以及电阻R1、R2和R3;
所述电阻R1、R2和R3串联连接于直流源端与地端之间,所述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其发射极连接直流源端,其基极连接电阻R1和R2的连接点,其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检测开关的一端连接电阻R2和R3的连接点,另一端接地;
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阻R2和R3的连接点,其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且三极管Q2的基极经复位开关S1接地;
所述三极管Q2、Q3和Q4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2、Q3和Q4的集电极分别直流源端,其发射极分别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
所述继电器K1的电磁部一端连接直流源端,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4的集电极,其开关部的公共端连接直流源端,其常闭触点作为供电VCC端;所述电磁部两端接有二极管D3,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磁部的低电势端,其阴极连接电磁部的高电势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K1的开关部公共端与直流源端之间设有保险丝F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开关与电阻R2连接的一端经电容C1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经电容C2接地。
8.一种气体检测及振动检测自锁电子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气体检测或/和振动检测的检测开关,以及与之连接的自锁电子开关控制电路;所述自锁电子开关控制电路分别连接直流源端和为发生装置内部电路供电的VCC端,其用于响应检测开关以断开发生装置内部电路的供电并自锁保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体检测及振动检测自锁电子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子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复位开关S1、继电器K1和自锁模块;
所述检测开关与所述自锁模块连接,由其触发自锁模块的自锁;
所述复位开关S1与所述自锁模块连接,由其触发自锁模块的复位;
所述继电器K1分别连接直流源端和VCC端,其导通时由直流源端向VCC端供电;
所述自锁模块连接所述继电器K1并控制其通/断,所述自锁模块被触发自锁后控制所述继电器K1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检测及振动检测自锁电子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模块包括三极管Q1、Q2、Q3和Q4,二极管D1和D3,稳压二极管D2,以及电阻R1、R2和R3;
所述电阻R1、R2和R3串联连接于直流源端与地端之间,所述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其发射极连接直流源端,其基极连接电阻R1和R2的连接点,其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检测开关的一端连接电阻R2和R3的连接点,另一端接地;
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阻R2和R3的连接点,其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且三极管Q2的基极经复位开关S1接地;
所述三极管Q2、Q3和Q4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2、Q3和Q4的集电极分别直流源端,其发射极分别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
所述继电器K1的电磁部一端连接直流源端,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4的集电极,其开关部的公共端连接直流源端,其常闭触点作为供电VCC端;所述电磁部两端接有二极管D3,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磁部的低电势端,其阴极连接电磁部的高电势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流层复合水离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流层复合水离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77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