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砟铁路桥面复合防水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0330.0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9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葛凯;牛斌;苏永华;王涛;祝和权;杜存山;南阳;江忠贵;韩晓强;高策;周勇政;王凯林;白鸿国;苏伟;徐健强;孙大斌;刘洪占;班新林;李东昇;王乐然;王苇;杨心怡;赵体波;荣峤;袁磊;石龙;陈胜利;孙明德;许见超;张凯旋;岳迎九;吴延伟;刘伟;李锐;刘斌;严爱国;李国强;邓运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8 | 分类号: | E01D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巨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3 | 代理人: | 赵洋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桥面 复合 防水 体系 | ||
1.一种有砟铁路桥面复合防水体系,所述有砟铁路桥面复合防水体系设置于桥面基层上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层(1)、粘接层(2)和复合防护层(3),所述防水层(1)和所述复合防护层(3)为至少两层的多层结构,所述防水层(1)下表面设置于所述桥面基层上表面,所述粘接层(2)下表面设置于所述防水层(1)上表面,所述复合防护层(3)下表面设置于所述粘接层(2)上表面;
所述复合防护层(3)包括复合防护层本体(31)、第一无纺布层(32)和第二无纺布层(33),所述第一无纺布层(32)下表面设置于所述复合防护层本体(31)上表面,所述第二无纺布层(33)上表面设置于所述复合防护层本体(31)下表面,所述第二无纺布层(33)下表面设置于所述粘接层(2)上表面;
所述防水层(1)包括防水底层(11)和防水封闭层(12),所述防水底层(11)设置于所述防水封闭层(12)上表面,所述防水底层(11)上表面通过所述粘接层(2)粘接所述第二无纺布层(33),所述防水封闭层(12)下表面连接所述桥面基层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砟铁路桥面复合防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防护层本体(31)采用薄膜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砟铁路桥面复合防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32)、所述第二无纺布层(33)与所述复合防护层本体(31)的连接方式均为热熔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砟铁路桥面复合防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防护层本体(31)为高密度聚乙烯复合防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砟铁路桥面复合防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封闭层(12)采用环氧树脂类涂料,用量为0.4~0.5kg/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砟铁路桥面复合防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封闭层(12)采用聚氨酯类涂料,用量为0.4~0.5kg/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砟铁路桥面复合防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底层(11)采用高性能聚氨酯类涂料,用量为1.6~2.0kg/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砟铁路桥面复合防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2)采用聚氨酯类涂料,用量为0.3~0.5k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03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