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动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0381.3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6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林福龙;程小波;黄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东维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海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0 | 代理人: | 赵雪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散热器,属于散热器结构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体散热器,所述单体散热器上设有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内部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相连的冷却通道,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单体散热器和固定支架上分别对应设有安装孔,所述单体散热器通过弹簧螺杆组件浮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保证与热源器件的平面度达到贴合的最佳状态,使散热接触面积最大化,提升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浮动散热器。
背景技术
电子行业中电路板上的CPU等元器件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热,因此,需要单体散热器辅助散热,现有的单体散热器为一个整体,与电路板接触的散热表面往往为一个平面,但是,电路板上的多个热源器件往往都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这就造成热源器件不能很好的与单体散热器贴合,从而影响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体散热器,所述单体散热器上设有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内部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相连的冷却通道,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单体散热器和固定支架上分别对应设有安装孔,所述单体散热器通过弹簧螺杆组件浮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固定底板上方,固定底板底部设有与单体散热器底部匹配的通孔,所述单体散热器能够在所述通孔内上下浮动。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单体散热器为2个以上,并列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上,两个相邻的单体散热器之间设有配合间隙,各个单体散热器的冷却通道通过管道连通成一个散热通道。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螺杆组件包括螺杆、弹簧和螺帽,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与螺帽螺纹连接的螺纹,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螺杆上,两端分别与所述单体散热器上表面和固定支架下表面接触连接,所述螺杆底部穿过所述固定支架的安装孔,安装在所述单体散热器安装孔内,顶部通过螺帽固定。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杆底部设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与所述单体散热器的安装孔底部点接触。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头的形状为圆形或圆锥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与热源器件的平面度达到贴合的最佳状态,使散热接触面积最大化,提升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A剖视图;
图4为图2B-B剖视图;
图5为弹簧螺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底板5,设置在固定底板上方的固定支架2,在所述固定底板上方并列设置3个单体散热器4,所述单体散热器4和固定支架2上分别对应设有安装孔43、21,三个单体散热器4通过弹簧螺杆组件3并列浮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2上,固定底板5底部设有与单体散热器4底部匹配的通孔51,所述3个单体散热器4能够相对所述通孔51内上下浮动。并且,所述单体散热器4的下表面能够通过各散热器的4个弹簧螺杆组件3来自动调节与热源器件贴合状况,使两个面充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东维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东维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0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线用散热片
- 下一篇:一种珩磨加工中心的标定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