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1200.9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4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清;陈晓珍;何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丽水创智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8 | 代理人: | 朱巧兴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导尿管 渗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中不能很好解决渗漏等问题。本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包括导尿管,导尿管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导尿口、对应的另一端为排尿口,导尿管外侧上自第一导尿口向排尿口方向依次间隔设有用于固定在膀胱上的膀胱固定囊和用于固定在尿道内口上的尿道固定囊,膀胱固定囊和尿道固定囊通过设于导尿管外侧上的气管与充气嘴连接等。从本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的优点在于:采用将从膀胱上渗漏出的尿液重新导入导尿管的方法,降低了尿液渗漏的机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
背景技术
膀胱为锥体形囊状肌性器官,为贮存尿液之用。膀胱底 的内面有三角形区,称为膀胱三角,位于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三 者连线之间,膀胱的下部是尿道内口,人体排尿时将膀胱中贮存的尿液通过尿道内口排出体外。
对于丧失排尿功能的患者,目前是通过导尿管人工排尿的,为了防止在人工排尿时出现膀胱内的尿液从导尿管分别与膀胱内腔腔壁、以及尿道内口腔壁之间的间隙渗漏出来,在导尿管上分别增加了与膀胱内腔腔壁定位的气囊、和与尿道内口腔壁定位的气囊,虽然减少了渗漏,但是当膀胱内贮存的尿液量大时,仍会发生上述的渗漏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将从膀胱上渗漏出的尿液重新导入导尿管的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包括导尿管,导尿管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导尿口、对应的另一端为排尿口,导尿管外侧上自第一导尿口向排尿口方向依次间隔设有用于固定在膀胱上的膀胱固定囊和用于固定在尿道内口上的尿道固定囊,膀胱固定囊和尿道固定囊通过设于导尿管外侧上的气管与充气嘴连接,其特征在于:导尿管上位于膀胱固定囊和尿道固定囊之间的部位上开设有供从膀胱固定囊和膀胱之间渗漏出的尿液重新流入导尿管的第二导尿口。
在上述的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中,第二导尿口的数量为若干,其间隔均匀地围设在导尿管的周侧、从而形成环形设置。
在上述的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中,第二导尿口内填设有吸水部件。
在上述的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中,第二导尿口位于导尿管一侧密封连通有排尿漏斗。
在上述的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中,排尿漏斗呈向排尿口方向的倾斜设置。
在上述的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中,尿道固定囊呈与尿道内口形状相适配的锥形结构。
在上述的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中,膀胱固定囊和尿道固定囊外侧都间隔设有防滑纹。
在上述的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中,膀胱固定囊和尿道固定囊外侧上各自设有若干用于吸附于膀胱和尿道内口上的吸附盘。
在上述的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中,吸附盘呈环形围设在膀胱固定囊或尿道固定囊的周侧。
在上述的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中,吸附盘内设有与膀胱固定囊或尿道固定囊连通的中空的吸附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预防导尿管渗漏的装置的优点在于:
1、设于膀胱固定囊和尿道固定囊之间的第二导尿口的设置起到了将从膀胱中渗漏出来的尿液重新流入导尿管的作用,从而大大减少了从膀胱渗漏出的尿液再从尿道内口渗漏出的发生机率;
2、第二导尿口上的吸水部件的设置增强了对从膀胱渗漏出的尿液的收集功能;
3、呈向排尿口方向倾斜设置的排尿漏斗不仅加速了对从第二导尿口进入的尿液快速排入导尿管内、而且也有利地防止了导尿管内的尿液逆向从第二导尿口流出至导尿管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人民医院,未经丽水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1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