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通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3752.3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3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茂;梁伟;杨金华;孙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为海建材有限公司;深圳市绿志新型建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A01G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51811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通槽 再生 骨料 透水 混凝土 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提供一种多通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包括由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得到的再生骨料、水泥、水、聚羧酸减水剂、增强剂拌和后一体压制而成并具有一定孔隙率的主体部,且所述主体部呈长方体形;所述主体部的四个侧面分别具有通槽,每一所述通槽垂向贯穿主体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在所述透水混凝土构件铺贴时,用于供植物生长的植草孔由每一所述透水混凝土构件的主体部的侧面的通槽与相邻的透水混凝土构件的主体部的侧面或通槽拼接形成。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对植草孔径尺寸有不同需求的场合,同时该透水混凝土构件的骨料全部为再生骨料,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废弃物为主的透水混凝土构件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
背景技术
近些年,混凝土构件得到快速发展,其主要应用于河岸护坡和山边护坡等工程、海绵道路、停车场的建设。传统裸露的土坡边坡或护坡,极易使得生态失去平衡,发生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破坏生态环境,甚至是危害生命安全的不良影响。随着新型“无废城市”、“海绵城市”、“宜居城市”等绿色生态新城市建设的开展,对于混凝土构件不仅有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同时更对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提出新需求。传统的混凝土或构件阻隔了水体和土壤之间的联系,或者封闭的混凝土层导致植物无法生长,使得许多植物失去了生存空间,生物多样化降低,封闭混凝土层下的土壤缺水,导致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通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缺乏孔隙和使用天然的砂石资源,以及避免土壤直接暴露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通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所述多通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包括由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得到的再生骨料、水泥、水、聚羧酸减水剂、增强剂拌和后一体压制而成的主体部,且所述主体部呈长方体形;所述主体部的四个侧面分别具有通槽,每一所述通槽垂向贯穿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在所述多通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构件置于地面时,用于供植物生长的植草孔由每一所述多通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的主体部的侧面的通槽与相邻的多通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的主体部的侧面或侧面的通槽拼接形成。
优选地,所述通槽的横截面为正方形。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的四个侧面包括依次收尾相接呈环状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三侧面平行且水平方向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侧面与第四侧面平行且水平方向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侧面的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面的水平方向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的水平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侧面的水平方向的长度之比为5:3。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上,所述通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的长度方向的中央。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上的通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之比为1:5。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上的通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之比为1:3。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通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主体部的四个侧面分别设置通槽,并由上述通槽与相邻多通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的侧面或通槽拼接形成植草孔,可将多通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采用不同方式拼接,从而使得多通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可应用于对植草孔有不同需求的场合。并且,由于多通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的骨料全部为再生细骨料,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透水混凝土构件中孔隙和植草孔可为栽植的植物储备富足的复合营养物,实现以废弃物为主的透水混凝土构件与植物的和谐共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为海建材有限公司;深圳市绿志新型建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为海建材有限公司;深圳市绿志新型建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3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