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流式油水分离带油设备油坑基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5098.X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7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安琦;魏国辉;初守平;徐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32 | 分类号: | B01D17/032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3006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流 油水 分离 设备 基础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流式油水分离带油设备油坑基础结构,包括:设备基础、油坑基础、事故油池基础,其中,所述油坑基础围绕所述设备基础设置,形成油坑,所述事故油池基础设置于所述油坑基础的正下方,形成事故油池,所述事故油池通过设置于所述油坑基础底部的铁篦子与油坑连通,所述事故油池基础内部设置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位于事故油池的池底,另一端与事故油池的外部连通。该自流式油水分离带油设备油坑基础结构,结构合理,节约变电站内构筑物用地,节约排油管布置空间,减少管线间交叉,节约整体工程造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变电土建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自流式油水分离带油设备油坑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为满足变电站内主变压器、站用变压器、电容器等带油设备发生事故时油体外泄扩大事故危险,需要在带油设备下设置事故油坑,事故油坑内设置排油管并引入场地总事故油池及排水系统,传统的的带油设备油坑基础如图3所示。
随着我国电力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内的各专业管线越来越多,布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场地内排油排水系统,整体管线布置尤为复杂,且受到规划等限制时变电站建构筑物的布置较为紧密。
因此,缓解变电站内各专业管线与排水排油系统布置的难度,节约变电站内构筑物用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流式油水分离带油设备油坑基础结构,以解决现有变电站内各专业管线与排水排油系统布置的难度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流式油水分离带油设备油坑基础结构,包括:设备基础、油坑基础、事故油池基础,其中,所述油坑基础围绕所述设备基础设置,形成油坑,所述事故油池基础设置于所述油坑基础的正下方,形成事故油池,所述事故油池通过设置于所述油坑基础底部的铁篦子与油坑连通,所述事故油池基础内部设置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位于事故油池的池底,另一端与事故油池的外部连通。
优选,所述事故油池基础与设备基础的深度相同。
进一步优选,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设置于所述事故油池基础的侧壁上方,且与外部的排水系统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铁篦子可拆卸式连接于油坑基础的坑底坂上。
进一步优选,所述油坑基础和事故油池基础为一体式浇筑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流式油水分离带油设备油坑基础结构的优点如下:
1.场地不用再设置单独的总事故油池,各带油设备的事故油坑不必单独设置排油管引入总事故油池,节约变电站内构筑物用地,节约排油管布置空间,减少管线间交叉;
2.减少了总事故油池和排油管的工程量,减少了设备基础的混凝土用量,减少了异形模板的用量,节约整体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流式油水分离带油设备油坑基础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实用新型提供的自流式油水分离带油设备油坑基础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传统带油设备油坑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50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自由度平移台
- 下一篇:一种热网首站换热器水位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