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透术后加压腹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5301.3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1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修文;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修文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马瑞驹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术后 加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透术后加压腹带,涉及腹膜透析领域,包括腹带本体、腹透外导管装置袋、宽松紧带、魔术粘贴和加压盐袋固定袋,所述宽松紧带位于腹带本体中间,魔术粘贴位于腹带本体外侧,在腹带本体外侧的下部位置的管路出口外侧设有腹透外导管装置袋,其大小足以容纳腹透外导管,还能避免导管弯折。本加压腹带通过在腹带加压隧道口及刀口处设计加压盐袋固定袋,能够在术后给予刀口及隧道口相应力度及面积的加压,达到一定强度的加压止血的目的,同时在腹带外侧加入腹透外导管装置袋,可有效地固定腹透管路,避免管路无处安放而置于腹带内部对皮肤压力过大而造成皮肤损伤,增加患者的舒适感,还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膜透析领域,具体为一种腹透术后加压腹带。
背景技术
现有腹带要么达不到一个压迫止血的目的,腹透患者术后隧道口及刀口出血的问题未能解决,要么对于新手术患者腹透管路没有妥善合理安放的位置,导致新手术患者腹透管放置不合理。而现有腹带即便加压使用,也易使管路对皮肤施压力度过大,从而造成皮肤损伤。常规腹带只适合伤口恢复期的患者,并不适合刚做完腹膜透析手术的患者。
例如,申请号为201120196265.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止血腹带,由矩形垫片、矩形垫片两端的松紧带、松紧带两端的矩形布带构成,在两段矩形布带的对接部位设有对偶尼龙搭扣,在矩形布带上设有沙袋盛放袋,在沙袋盛放袋的开口处设有拉链。手术后使用时,将矩形垫片放在患者的身体下面,利用两段矩形布带对接部的对偶尼龙搭扣将止血腹带相对连接,并使矩形布带上的沙袋盛放袋位于手术切口处的上方,然后在沙袋盛放袋内装入适当重量的沙袋或者袋盐,拉上拉链即可。该技术方案虽然部分解决了止血问题,但是未妥善处理腹透外导管的放置问题,使得患者体位变化时容易牵拉管路,甚至造成意外拔管事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腹膜透析手术术后用加压腹带,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腹透术后加压腹带,包括腹带本体、腹透外导管装置袋、宽松紧带和魔术粘贴、刀口加压盐袋固定袋,所述宽松紧带位于腹带本体中间,魔术粘贴位于腹带本体外侧,在腹带本体外侧下部设置有腹透外导管装置袋,为长方形,其大小可以容纳穿出腹带本体的管路出口的腹透外导管,所述刀口加压盐袋固定袋位于腹带本体内侧下方的管路出口外侧。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管路出口位于腹带本体下部靠外的位置,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腹透外导管装置袋位于管路出口外侧2-3cm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腹带加压隧道口及刀口处设计加压盐袋固定袋装置,能够在术后给予刀口及隧道口相应力度及面积的加压,达到一定强度的加压止血的目的,同时在腹带外侧加入腹透外导管固定袋,可有效地固定腹透管路,避免腹透管路无处安放置于腹带内部对皮肤压力过大而造成的皮肤损伤。也就不会因为在腹带束紧时管路放置位置不合理而使管路对皮肤摩擦造成的损伤,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同时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腹带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腹带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腹带本体,2、宽松紧带,3、魔术粘贴,4、管路出口,5、腹透外导管装置袋,6、刀口加压盐袋装置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修文,未经吴修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5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褶皱性皮炎皮肤隔离器
- 下一篇:一种眼科临床用眼部热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