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式监控散热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5418.1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2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山;胡德伟;李琦;孙红梅;崔新鹏;福杰;李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特驰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监控 散热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式监控散热风扇,包括散热风扇外壳,所述散热风扇外壳的左侧下方固定安装有操控台,所述散热风扇外壳的前表面左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后侧固定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的左下端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散热风扇开关连接着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对发热设备进行温度测量传感,通过操纵台设定温度,当达到设定温度时,温度控制器通电给散热风扇达到及时降温,同时不需要人为观察,马达开关连接在温控器上,根据需要在操控台设置是否需要散热风扇进行旋转,通过马达带动着螺旋组件从而进行多方位的来回散热,达到扩大散热地点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适应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式监控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自适应就是在处理和分析过程中,根据处理数据的数据特征自动调整处理方法、处理顺序、处理参数、边界条件或约束条件,使其与所处理数据的统计分布特征、结构特征相适应,以取得最佳的处理效果的过程。
原有的散热风扇只能通过观察发热设备的发热情况是否到达需要散热的程度,且大部分都是手动或者是操作指令来开启设备,如果未及时开启散热设备,会导致发热设备工作变得卡顿,运行速度变慢,导致工作进度缓慢,大部分散热风扇只能对指定地点进行散热,不能顾及多个地点,使得需要装载多个散热风扇,或者导致散热不均匀,产生材料和空间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式监控散热风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原有的散热风扇只能通过观察发热设备的发热情况是否到达需要散热的程度,且大部分都是手动或者是操作指令来开启设备,如果未及时开启散热设备,会导致发热设备工作变得卡顿,运行速度变慢,导致工作进度缓慢,大部分散热风扇只能对指定地点进行散热,不能顾及多个地点,使得需要装载多个散热风扇,或者导致散热不均匀,产生材料和空间的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式监控散热风扇,包括散热风扇外壳,所述散热风扇外壳的左侧下方固定安装有操控台,所述散热风扇外壳的前表面左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后侧固定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的左下端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风扇外壳的前表面右下端开设有圆孔,所述散热风扇外壳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网,所述散热风扇外壳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风扇固定杆,所述散热风扇外壳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扇叶架,所述扇叶架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架的左端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空心金属杆,所述空心金属杆的左端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的后端活动安装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涡轮杆,所述涡轮杆的顶端左侧活动安装有马达涡轮杆,所述马达涡轮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涡轮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条形齿轮,所述条形齿轮的前端活动安装有正齿轮,所述正齿轮的内部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塑料杆,所述第一塑料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塑料片,所述塑料片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塑料杆,所述风扇固定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扇叶架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菱形孔,所述扇叶架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右端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风扇马达,所述风扇马达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菱形金属,所述主板、显示屏、马达和风扇马达均与操控台通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马达与第一伞形齿轮之间通过马达涡轮杆和涡轮杆相互配合进行啮合连接,所述涡轮杆与空心金属杆之间通过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二伞形齿轮相互配合进行啮合连接,所述涡轮杆与第一塑料杆之间通过条形齿轮和正齿轮相互配合进行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扇固定杆与扇叶架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空心金属杆与扇叶架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塑料杆与第二塑料杆之间通过塑料片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扇叶共设置有六组,所述六组扇叶均匀固定安装在扇叶架的外围,所述扇叶与扇叶架一体成型,所述菱形金属与菱形孔之间卡合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特驰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特驰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5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加工用原料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摩擦式样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