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固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6019.7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8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顾然;张罗丹;谢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碳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B30B15/00;B30B15/34;A61L2/04;A61L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雍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8 | 代理人: | 沈汶波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舱体及开设于舱体上的进料舱门,垃圾自进料舱门投入以进入舱体内的分离腔,内设有:搅拌件,沿分离腔的径向设置,以分离垃圾内的液体形成废液,并将脱液后废料运送至搅拌件上的运送终点;出料孔及设于出料孔处的出料门,设于分离腔的底部,出料门开启时,废料自出料孔排出,出料门封闭出料孔时,废料保持在分离腔内;渗液孔及设于渗液孔的出液门,设于分离腔的底部,出液门开启时,废液自渗液孔排出,出液门封闭渗液孔时,废液保持在分离腔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厨余垃圾在封闭的环境内处理,减少臭气逸散,且提高脱水效率的同时,可消灭垃圾中的病虫害,降低疾病的传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在日常生活垃圾中占比较大,例如果皮、废弃餐具、残余果蔬、残数菜品等,在垃圾分类意识逐渐增多的今天,需要极大地成本及工艺对厨余或是参数垃圾进行处理。
考虑到厨余垃圾的主要成分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等有机物,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钙、镁、钾、铁等微量元素,同时还会混杂废弃餐具等非有机物。处理时虽可直接将厨余垃圾破碎后冲入下水道,但在人们家庭配置还未提高到该条件下,仍需要集中处理,因此便需要对厨余垃圾进行固液分离的预处理。
现有技术常采用叠螺式压滤的方法,进行固液分离。此类装置主要包括叶片间距逐渐变小的绞龙,以及在绞龙外壁包裹的一层金属筛网。其工作原理是,绞龙通过电机旋转,初始物料进入叶片距离相对较宽的一侧,随着绞龙旋转,物料进入叶片距离相对较窄的一侧。因为叶距宽的物料输送量比叶距窄的物料输送量大,那么会形成“后料”挤压“前料”的情况,在压力形成时,物料向四周逸散,被金属筛网阻隔,液体从筛网的缝隙中被挤出,形成固体液体分离的效果。
上述现有技术中,具有以下不足:
1.大块物料的处理能力不足:
此类装置对物料的均值化要求比较高,当物料中含有坚硬的大块物体时,会对机械有严重的损耗,甚至造成故障停机。考虑到厨余垃圾中经常还有未分类的金属、塑料制品、大块骨头和贝壳等物体,不适合叠螺式压滤机的工况。因此,市场上现有的装置需要在这之前进行人工分拣平台和破碎装置做预处理,由此加大了工作的人力和物力。
2.脱水效果一般
一般厨余垃圾的含水率在80%左右,通过叠螺式压滤机只能达到65%的含水率。因为单纯的挤压脱水不能使大量的细胞壁破壁,需多细胞壁内的水分还是残留在固体中。
3.未完全消灭细菌和病原体,容易使得污染扩散
厨余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细菌、虫卵和病原体,而叠螺式压滤机在常温下工作,挤出的液体比较容易扩散。这加大了传染病和病虫害的风险。
4.使用环境较差
叠螺式压滤机无法做到密闭,这使得厨余垃圾的酸腐气味会飘散在空气中,不适合人居环境。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垃圾固液分离,在节约人力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对厨余垃圾的脱水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将厨余垃圾在封闭的环境内处理,减少臭气逸散,且提高脱水效率的同时,可消灭垃圾中的病虫害,降低疾病的传染风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舱体及开设于舱体上的进料舱门,垃圾自进料舱门投入以进入舱体内的分离腔,
分离腔内设有:
搅拌件,沿分离腔的径向设置,对进入分离腔的垃圾搅拌,以分离垃圾内的液体形成废液,并将脱液后废料运送至搅拌件上的运送终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碳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碳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6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悬挂式抽纸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木条拼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