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减震结构的电子元件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7279.6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0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夏昌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瑞鸿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王营超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结构 电子元件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减震结构的电子元件外壳,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螺栓、外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体内腔的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设有至少一个缓冲组件,所述内壳体设有与所述缓冲组件配合连接的安装槽,且外壳体内端侧壁设有阻尼轴承以及与所述阻尼轴承活动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内壳体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件、导向杆以及减震弹簧,所述固定件设于外壳体底部,所述导向杆竖直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端面,并且导向杆首端设于安装槽内,所述减震弹簧套设于导向杆外周面并同时与固定件及内壳体相接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外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减震结构的电子元件外壳。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素,由于很多电子元器件内部通过较复杂的多个组件构成,相互之间的连接也并不是非常稳固,且因为现有技术电子元件保护外壳结构过于简单,在过大的震动冲击下可能会造成内部组件连接断开的问题,甚至电子元件在该过程中会产生形变,导致电子元件出现无法使用或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带减震结构的电子元件外壳来满足人们的工作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减震结构的电子元件外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减震结构的电子元件外壳,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螺栓、外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体内腔的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设有至少一个缓冲组件,所述内壳体设有与所述缓冲组件配合连接的安装槽,且外壳体内端侧壁设有阻尼轴承以及与所述阻尼轴承活动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内壳体连接;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件、导向杆以及减震弹簧,所述固定件设于外壳体底部,所述导向杆竖直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端面,并且导向杆首端设于安装槽内,所述减震弹簧套设于导向杆外周面并同时与固定件及内壳体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内壳体设有一泡棉,且所述泡棉设有至少一个放置槽。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上端设有可拆卸的上盖,所述上盖与外壳体闭合形成一密封腔体。
优选地,外壳体上端设有密封条,所述上盖底部设有凸起状的卡槽,且所述密封条嵌入卡槽内形成密封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另一端插入所述内壳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上盖与外壳体通过螺栓实现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杆首端成型有限位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电子元件放置在泡棉所设置的放置槽内,在受到较大震动冲击力时,内壳体通过缓冲组件进行有效的缓冲减震,同时设置连接件及阻尼轴承抑制减震弹簧的回弹力,从而降低内壳体上下晃动幅度,阻尼轴承为单向阻尼轴承,因此在受到较大震动冲击力时内壳体往下运动时可通过减震弹簧进行缓冲,但内壳体因减震弹簧的回弹力却受到阻尼轴承抑制,内壳体复位时间延长,另一方面,连接件及缓冲组件将内壳体支起,即内壳体不与外壳体接触,因此可有效降低内壳体的损伤程度,相对应的,电子元件发生形变几率降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外壳体1、上盖2、内壳体3、螺栓4、密封条5、缓冲组件6、螺纹孔7、泡棉8、放置槽9、阻尼轴承10、连接件11、固定件61、导向杆62、限位部63、减震弹簧6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瑞鸿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瑞鸿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72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稳定性母线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茶皂素杀虫剂二级浸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