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红外自动触发相机的嵌入式自动定位追踪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7315.9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1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周越;罗建武;刘方正;杜金鸿;冯春婷;包衡;张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W4/029;H02J7/35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100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自动 触发 相机 嵌入式 定位 追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红外自动触发相机的嵌入式自动定位追踪器,属于远红外自动触发相机技术领域,包括相机设备本体及位于相机设备本体内部的用于储存图像信息的存储装置,还包括自动定位追踪器,自动定位追踪器和存储装置固定连接,且自动定位追踪器和存储装置均设置在锁盒内部,锁盒设置在障眼盒内部,且障眼盒的外壳与相机设备本体的外壳内壁焊接连接,锁盒包括盒体外壳、上盖、盒腔、锁体和密码按钮;本实用新型将自动定位追踪器和存储装置固定连接,且将两者均设置在锁盒内部,并将锁盒设置在障眼盒内部,使得存储装置内部的图像资料不易被盗,且自动定位追踪器不易被拆除,可以向目标终端发送定位信息,增加追回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远红外自动触发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自动触发相机的嵌入式自动定位追踪器。
背景技术
为了深入了解人迹罕至地方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当地气候变化,人们会将远红外自动触发相机放置在野外,当动物靠近时触发相机启动,对其进行抓拍,然后自动将数据存储或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现有的远红外自动触发相机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远红外自动触发相机内部的储存装置存有大量动物图像资料,图像资料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且内部零件也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存在大量被盗取的现象,很难被追回。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远红外自动触发相机的嵌入式自动定位追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自动触发相机的嵌入式自动定位追踪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远红外自动触发相机的嵌入式自动定位追踪器,包括相机设备本体及位于相机设备本体内部的用于储存图像信息的存储装置,还包括位于相机设备本体内部的自动定位追踪器,所述自动定位追踪器和存储装置固定连接,且所述自动定位追踪器和存储装置均设置在锁盒内部,所述锁盒设置在障眼盒内部,且所述障眼盒的外壳与相机设备本体的外壳内壁焊接连接,所述锁盒包括盒体外壳、上盖、盒腔、锁体和密码按钮,所述盒体外壳的上端铰接上盖,盒腔设于盒体外壳的内部,锁体设于盒体外壳的外表面,用于连接盒体外壳和上盖,密码按钮设有锁体外表面,用于打开盒体外壳和上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盒体外壳的底端与障眼盒的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锁体的数量为一组,且锁体设置在盒体外壳的前端外表面上,盒体外壳的后端顶部通过转轴铰接上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锁体的数量为三组,三组锁体分别设置在盒体外壳外表面相邻的三面上,盒体外壳的非锁体的一端顶部通过转轴铰接上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相机设备本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箍环,第二箍环的一端与第一箍环的一端铰接,第二箍环的另一端通过锁件与第一箍环的另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相机设备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蓄电池为相机设备本体、自动定位追踪器和存储装置供电,所述第二蓄电池为自动定位追踪器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红外自动触发相机的嵌入式自动定位追踪器,设计合理,将自动定位追踪器和存储装置固定连接,且将两者均设置在锁盒内部,并将锁盒设置在障眼盒内部,使得存储装置内部的图像资料不易被盗,且自动定位追踪器不易被拆除,可以向目标终端发送定位信息,增加追回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红外自动触发相机的嵌入式自动定位追踪器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第一种锁盒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73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