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GIL设备绝缘故障检测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7439.7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3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匡相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峰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晨光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中路18号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gil 设备 绝缘 故障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GIL设备绝缘故障检测的检测装置,该方案包括GIL壳体和用于对GIL内部进行绝缘监测的声光一体传感器;所述GIL壳体上设有供声光一体传感器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声光一体传感器安装于安装孔内且通过密封盖进行密封;所述声光一体传感器通过绝缘子与盖板外的航空插头电连接,该装置屏蔽了外部各种噪声干扰,故障信号衰减很小,因此,检测准确,灵敏度非常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GIL设备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GIL设备绝缘故障检测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 GIL)是一种采用SF6气体绝缘、外壳与导体同轴布置的高电压、大电流、长距离电力传输设备。在GIL设备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由于工艺控制不严,很容易出现在GIL内部遗留微小金属颗粒和绝缘件损坏等情况。这些绝缘缺陷可能导致绝缘件击穿或者内导体直接对外壳放电,从而引发GIL设备故障。
目前最为常规的检测方法是通过在GIL外壳上安装超声波传感器或特高频传感器来检测由壳体内部泄露出来的超声波或高频电磁波,从而判断其内部是否发生了绝缘故障。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GIL设备传输距离通常在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以上,要穿越各种工区,易受机械振动、厂区噪声、外部电晕等干扰的影响,很容易影响外置超声波传感器和特高频传感器检测的准确性;2、GIL内部要充入一定压力的SF6气体,因此GIL需要全封闭,内部绝缘故障放电产生的超声波和高频电磁波通过GIL连接处泄露出来后,信号变得很微弱,外置的超声波传感器和特高频传感器很难检测到;3、GIL本身是高压设备,会产生很强的电磁波,对绝缘故障放电产生的高频电磁波信号干扰很大。
因此非常需要设计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内置式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GIL设备绝缘故障检测的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GIL设备绝缘故障检测的检测装置包括GIL壳体和用于对GIL内部进行绝缘监测的声光一体传感器;所述GIL壳体上设有供声光一体传感器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声光一体传感器安装于安装孔内且通过密封盖进行密封;所述声光一体传感器通过绝缘子与盖板外的航空插头电连接。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工作时,通过声光一体传感器对GIL内部进行绝缘监测,相比现有技术只单独采用一个超声波传感器或者光学传感器的方式,通过光电联合判断,受干扰的情况更少,检测更加准确;声光一体传感器设于GIL壳体的内部,绝缘故障时产生的超声波和光学信号可以快速传播到传感器上,不需要穿透壳体,衰减很小,因此非常微弱的故障放电都能检测到,灵敏度很高;由于将两个传感器集成在一起,出线口只需要一个,因此可减少信号传输电缆的数量,安装简便。
进一步的,所述声光一体传感器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及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作为衬底将超声波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固定,绝缘子分别与超声波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的信号线电连接。上述设置,可方便地将两个传感器安装在一起成为一个声光一体传感器,通过法兰盘为衬底可方便地固定住两个传感器,使得两个传感器不会轻易松动和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法兰盘通过不锈钢制成。此设置,使得法兰盘的强度和防腐效果有一定保证。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与法兰盘之间设有密封圈。此设置,可解决在GIL壳体上开孔导致密封性较差的问题,避免漏气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以绝缘子为中心对称设置,且绝缘子位于法兰盘的圆心位置。此设置,不仅使得整个一体传感器的结构更加平衡对称,两个传感器相隔较远,不容易互相干扰,且安装更为方便,不会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与GIL壳体直接通过螺接或卡接实现密封固定。采用上述设置,均可方便地将密封盖安装于GIL壳体的安装孔上,并对安装孔进行密封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峰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峰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74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