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应环境性好的RFID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8189.9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4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顾健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寰球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K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赵爱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环境 rfid 电子标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应环境性好的RFID电子标签。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子标签、电子标签本体、缓冲层、隔热层、耐磨层和防护套相互配合,该RFID电子标签,通过缓冲层、隔热层和耐磨层之间的相互配合,缓冲层由聚氨酯材料制成,隔热层由聚酰亚胺薄膜材料制成,耐磨层由陶瓷纤维材料制成,隔热层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优越的机械性能,耐磨层具有极佳的耐候性、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表面光泽,以及较好的高温性能,缓冲层的耐冲击、耐振动和耐高温性能好,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因此可以保证外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高强度的性能,可以对标签芯片进行较好的保护,使本实用新型以适应多种使用环境,同时具有防破坏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应环境性好的RFID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RFID电子标签适应环境性不太理想,电子标签耐高温性能不理想,电子标签由于使用环境不同对其的耐高温要求也不仅相同,会由于工作环境温度高,导致其出现外壳变形对芯片造成损伤,标签外壳的硬度不高,在受到冲击时容易被破坏,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适应环境性好的RFID电子标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环境性好的RFID电子标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应环境性好的RFID电子标签,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固定机构连接固定,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子标签;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套,两个固定套分别安装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电子标签的一侧与电子标签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靠近电子标签的一端依次贯穿外壳、固定套和连接块且延伸至连接块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的右侧安装有定位块,所述第二壳体的左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远离第一壳体的一侧贯穿定位槽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定位块的表面与定位槽活动连接;
所述电子标签包括电子标签本体、缓冲层、隔热层、耐磨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电子标签本体的外侧,所述隔热层设置在缓冲层的外侧,所述耐磨层设置在隔热层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内表面与连接块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由聚氨酯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由聚酰亚胺薄膜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由陶瓷纤维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子标签、电子标签本体、缓冲层、隔热层、耐磨层和防护套相互配合,该RFID电子标签,通过缓冲层、隔热层和耐磨层之间的相互配合,缓冲层由聚氨酯材料制成,隔热层由聚酰亚胺薄膜材料制成,耐磨层由陶瓷纤维材料制成,隔热层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优越的机械性能,耐磨层具有极佳的耐候性、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表面光泽,以及较好的高温性能,缓冲层的耐冲击、耐振动和耐高温性能好,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因此可以保证外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高强度的性能,可以对标签芯片进行较好的保护,使本实用新型以适应多种使用环境,同时具有防破坏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寰球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寰球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81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菌釜的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免维护双联齿轨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