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可加热集成墙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0587.4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6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科爱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0;E04C2/52;E04C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宇波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加热 集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可加热集成墙板,属于集成墙板领域。包括集成墙板主体、加热模块、接线模块,保温模块;所述集成墙板主体中部开有隔音保温的通孔,集成墙板主体通过左右两侧的凸台与凹槽连接,加热模块由加热线缆和导热层组成,加热线缆为高强度碳纤维线缆,外挂长期使用不断线,导热层为碳纤维裸线压制编织网外套而成或云母填充而成,导热同时质轻易施工;接线模块采用并联接线方式,功率稳定、安全系数高,保温模块为PAN基石墨保温毡,保温性能优且增重小、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墙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加热集成墙板。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建造速度快、粉尘污染小、成本低等优势日渐受到青睐,2015年11月14日住建部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计划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50%以上。目前市场上的装配式建筑楼板、墙板、楼梯、阳台以及水管、电线布线等都已经日趋成熟,但取暖方面还采用传统的暖气片或者水地暖、电地暖等,铺设及安装步骤繁琐,大大拖延了整体的施工进度,阻碍装配式建筑快速建造这一优势的发挥,目前有一些厂家将电地暖移到墙体上,但本质上并未改变电地暖的安装步骤,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采暖方法迫在眉睫。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发明了一种装配式可加热集成墙板,墙体与采暖两个施工项目一步模块化安装到位,满足装配式建筑快速安装需求;可根据房屋空间容量及保温情况,按需定制墙板加热功率,灵活度高;与传统暖气片或者水地暖、电地暖相比,前期出厂成本低,且后期维修更换破坏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可加热集成墙板。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可加热集成墙板,包括集成墙板主体1、加热模块2、接线模块3,保温模块4。
所述集成墙板主体1包括集成墙板(1-1)、凹槽(1-2),凸台(1-3)、空心通孔(1-4)、U型槽板(1-5),集成墙板主体1中部开有多个空心通孔(1-4),空心通孔(1-4)的存在可以提高集成墙板的隔音保温性能,集成墙板(1)上下与U型槽板(1-5)通过卡槽拼接,用于放置发热线缆S型盘线产生的U型拐弯部分,集成墙板(1-1)左右两侧的凹槽(1-2)与凸台(1-3),用于完成各个集成墙板主体的连接,实际施工过程中,集成墙板主体1推入墙体主体预制好的上下卡槽中,然后通过左右移动完成与其它集成墙板的拼接。
所述加热模块2包括导热层(2-1)、加热线缆(2-2),加热线缆(2-2)为自主研发高强度高模量碳纤维线缆,碳纤维电热转换效率与线径大小成正比,和线缆长度成反比,本专利产品加热线缆(2-2)设计线径4mm,使用长度不超过50米,电阻率0.001Ω.cm,电热转换效率保持98%以上,线径小可穿入集成墙板空心通孔(1-4)中,线缆使用时长度不超过50米,过长时(一般超过50米)其电热转换效率会大大降低;拉伸强度4.4GPa、模量375Gpa,外挂长期使用不断线;75V到220V宽电压下可使用,国内国外使用时不必电压转换,提高出口产品在国外装配时的装配速度;导热层(2-1)为碳纤维裸线压制后压线编织而成,包裹在加热线缆(2-2)外侧,相比于传统的片状导热材料,网状编织结构更便于穿过集成墙板(1-1)的空心通孔(1-4),降低制造难度。也可以为云母灌浆填充而成,前者无需固化时间,后者需要固化时间,前者不能完全填充通孔,故云母导热层效果更好,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导热需求和项目工期选择合适的导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科爱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科爱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05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