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救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2288.4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58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吕平;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平 |
主分类号: | A62B99/00 | 分类号: | A62B9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 代理人: | 蒋明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救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井下救援装置,包括导芯、导管和气囊护板。导芯,为柔性长条形;导管,活动套设于所述导芯外,导管自前端至末端依次设有探摄机构、气囊、气囊护板;探摄机构位于导管前端头;气囊,膨胀后末端形成支撑面;气囊护板,由若干一端连接于导管的护板片组成,气囊护板罩设于气囊末端面,护板片与导管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充气气囊能够更好的通过窄缝进行传送,然后通过展开气囊起到支撑,提高了救援时支撑效果;利用救援导管中设置的补给导管对受困者补充氧气、营养物质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井下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农村或城镇中留存了很多废弃的深井,大部分废弃的深井都未进行回填或封盖,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屡屡发生人员落井的事故。对于一些井口窄小的深井,坠井救援尤其困难。
目前,对于井口窄小的深井救援,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绑住坠井人员将坠井人员上拉;二、采用大型钻井或挖掘设备在深井旁边钻一口井或一个通道以方便施救人员进行救援。
为了提供更好的救援手段,出现了如CN201820939497中公开的便携充气式井下救生器,通过设置充气式网状结构,来使装置更好的适用于狭小的井口;但是这种网状的结构形状不易控制,较难适应一些井内环境复杂的情况;并且在长时间救援的同时,也无法保证被困人员的补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井下救援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较好的适用于管径小、管内环境复杂的救援,无法在等待救援的同时较好的保证补给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井下救援装置,包括
导芯,
导管,活动套设于所述导芯外,所述导管自前端至末端依次设有探摄机构,位于导管前端头,
气囊,膨胀后末端形成支撑面,
气囊护板,由若干一端连接于导管的护板片组成,气囊护板罩设于气囊末端面,护板片与导管转动连接。
一种方式,所述导管末端设有
充气口,与气囊连通,
补给口,与补给机构连通。
一种方式,所述补给机构设置于所述补给口和气囊护板之间的导管。
一种方式,所述充气口与所述气囊通过气管连通,
所述补给机构与补给口通过补给管连通。
一种方式,所述气管和补给管设置于所述导管管壁中。
一种方式,所述补给机构能相对于所述导管滑动,所述补给管为柔性管。
一种方式,所述导管外设有护板基座,若干所述护板片均通过转动件连接于所述护板基座。
一种方式,若干所述转动件环绕设置于所述护板基座。
一种方式,若干护板片之间穿设有弹性件。
一种方式,所述导芯前端设有探摄机构。
一种方式,补给机构旁设有探摄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气囊能够更好的通过窄缝进行传送,然后通过展开气囊起到支撑作用;
2.同时可利用救援导管中设置的补给导管对受困者补充氧气、营养物质等;
3.通过提升救援导管,带动受困者上升,完成对受困者及时且高效的救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平,未经吕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22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生态养殖的智能运动健康监测系统
- 下一篇:装夹装置及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