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3672.6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5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峥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垒电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0 | 分类号: | B29C64/30;B29C64/35;B33Y40/00;B33Y40/20 |
代理公司: | 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5 | 代理人: | 王小敏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结合 文物 修复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对称设置于第一底座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底座上方设有放置板,所述第二底座顶部对称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壁底侧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等距设有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顶端与放置板底侧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提高了在打印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在打印过程中因振动导致打印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对放置板顶部的产品表面的废屑进行清理,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拿毛刷进行清洁,大大提高了加工打印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石膏、塑料等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现有的3D打印机没有一个减震底座,在载物盘上进行打印文物时会产生震动影响打印效果,同时在打印完成后,文物表面会附着大量的碎屑需要人工手动拿毛刷进行清理,大大影响了打印效率,为此,提供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对称设置于第一底座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底座上方设有放置板,所述第二底座顶部对称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壁底侧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等距设有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顶端与放置板底侧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放置板上四个拐角处分别贯通设有通孔,所述放置板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套接管,所述套接管内壁与导向杆外壁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减震弹簧顶端与套接管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底端与第二底座顶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阻尼弹簧的固定端底侧与阻尼弹簧的活动端顶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阻尼弹簧分别通过连接板与支撑座顶侧、放置板底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外壳、进风管,所述外壳右侧与进风管贯通连接,所述外壳内侧贯通设有防尘网。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底座底侧与第二底座底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层,所述清理机构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导向杆与减震弹簧,在减震弹簧的作用力下,可以有效的减轻放置板的振动频率,提高了在打印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在打印过程中因振动导致打印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
2、通过设置阻尼弹簧,能够对放置板产生的频率进行降低,配合减震弹簧能够进一步提高放置板在载物打印过程中的稳定性;
3、通过设置进风管与防尘网,将风通过防尘网对放置板顶部的产品表面的废屑进行清理,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拿毛刷进行清洁,大大提高了加工打印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的隔墙板本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的防护板外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垒电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未经智垒电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3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