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研究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实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3740.9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0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宋扬;蒲伟;田嵩;邓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 |
代理公司: | 成都领航高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5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64400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究 岩石圈 构造 变形 过程 及其 形成 机制 实验 平台 | ||
1.一种研究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实验平台,包括实验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箱(1)的上表面通过合页分别与箱门a(2)和箱门b(3)的下表面相铰接,所述箱门a(2)和箱门b(3)的上表面通过两个连接管分别与两个放料箱(5)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正面设置有阀门(4),所述箱门a(2)和箱门b(3)的下表面均设置有照相机(8),所述实验箱(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架(21)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且两个连接架(21)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摄像机(6),所述实验箱(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a,所述滑槽a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滑块a(10)的正面和背面滑动连接,且两个滑块a(10)相远离的一面均卡接有滑套,且两个滑套内分别套接有实验平台a(11)和实验平台b(16),所述实验平台a(11)的右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与实验平台b(1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实验平台a(11)和实验平台b(16)的下表面分别与气动推杆a(14)和气动推杆b(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动推杆a(14)和气动推杆b(17)设置在滑块b(15)和滑块c(18)的上表面,所述滑块b(15)和滑块c(18)的下表面与实验箱(1)内壁下表面开设的滑槽b内壁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实验平台a(11)和实验平台b(16)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挡块(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块(12)右侧面与转轮(13)的左侧面贴合,所述转轮(13)的背面与步进电机(2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20)设置在实验箱(1)的左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究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箱(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可视窗,且两个可视窗相远离的一面均设置有刻度尺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究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箱(5)的正面设置有刻度尺a,所述放料箱(5)的材质为透明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究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a(2)和箱门b(3)的下表面分别通过螺栓与两个防尘罩(7)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防尘罩(7)的材质为透明材质,所述防尘罩(7)的位置与照相机(8)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究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a(2)和箱门b(3)的正面通过螺纹柱(19)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究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a(2)和箱门b(3)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扫描探头(9),且两个扫描探头(9)位于实验平台a(11)和实验平台b(16)的中心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究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平台a(11)和实验平台b(16)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挡块(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挡块(12)位于实验平台a(11)左侧面和实验平台b(16)右侧面的中心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学院,未经宜宾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37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爆电源防雷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工程造价的数据展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