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键开关机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5161.8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7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覃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3K17/687 | 分类号: | H03K17/687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19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机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键开关机电路,使用开关键和接收控制信号来实现一键开关机,所构建的电路简单可靠,使用的器件较少,在保证功能完整的同时,控制了开关机电路的成本与体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逻辑简单,在实现一键开关的同时,可自定开关S1的短按功能,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键开关机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子设备采用独立自锁的按键对设备进行开关机操作或者是采用控制信号关机,一般都是使用一种方式进行开关机,且开关机的按键只能用于开关机,不能实现其他作用。现有电子设备中也有部分电子设备采用一键开关机专用芯片代替了开关机按键,但是这种芯片的成本太高且未实现定制化开关机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键开关机电路实现了一键开关机且可通过工作系统给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开关机,可自定义开关S1短按功能,使开关机电路拥有更多的使用场景。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键开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和三脚二极管D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作为充电控制电路的POWER_IN引脚,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脚二极管D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三脚二极管D1的第3引脚作为充电控制电路的KEY引脚,所述三脚二极管D1的第1引脚分别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作为充电控制电路的VDD_CTRL引脚,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且其作为充电控制电路的VCCBAT引脚,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5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4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1和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作为充电控制电路的POWER_OFF_CPU引脚。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KEY引脚与开关S1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POWER_IN引脚与一键开关机电路所在工作系统的CPU的输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VCCBAT引脚与供电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VDD_CTRL引脚输出电压至工作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POWER_OFF_CPU引脚与工作系统中CPU的输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三脚二极管D1所采用的型号为BAV70 A4,所述场效应管Q1所采用的型号为AO3401A,所述三极管Q2所采用的型号为SS8050 Y1,所述二极管D2所采用的型号为B5819W SL。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简单可靠,使用的器件较少,在保证功能完整的同时,控制了开关机电路的成本与体积。
(2)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逻辑简单,在实现一键开关的同时,可自定开关S1的短按功能,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一键开关机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51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