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离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6096.0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6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和芳;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33 | 分类号: | A61B50/33;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1000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离盘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术过程没有相应装置进行手术器械物品的隔离,易增加细菌污染以及肿瘤转移风险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隔离盘、用于折起包裹隔离盘并将其与外界隔离的隔离垫和用于将隔离垫的对折边缘相连接的封口组件,隔离垫铺设于隔离盘下部,封口组件设置于隔离垫的周向,手术时,医护人员可将隔离垫展开平铺于无菌手术台至手术切口,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可放置于隔离盘内,医护人员可将隔离垫折叠且通过封口组件封口后,便可将隔离盘与外界无菌环境相隔离,进而保护手术切口至无菌手术台尾部表面的无菌无瘤,本实用新型用于减少手术中细菌污染以及肿瘤转移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离盘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道手术、妇科手术以及一切肿瘤手术,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如何保证手术的无菌和无瘤,在进行消化道手术的过程中,需要打开消化道,有菌物质与无菌环境相通,会造成器械污染。在进行肿瘤等相关手术的过程中,应预防种植性转移,所有沾染过肿瘤的器械都应当单独存放,但是目前临床上并没有相应的隔离装置,医护人员通常使用普通的钢制托盘对器械进行全程存放,大大增加了手术台发生细菌污染以及肿瘤转移的风险。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术过程没有相应装置进行手术器械物品的隔离,易增加细菌污染以及肿瘤转移风险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盘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术过程没有相应装置进行手术器械物品的隔离,易增加细菌污染以及肿瘤转移风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离盘装置,包括:上部开口的隔离盘;用于折起包裹所述隔离盘并将其与外界隔离的隔离垫,铺设于所述隔离盘的下部;用于将所述隔离垫的对折边缘相连接的封口组件,设置于所述隔离垫的周向。
优选地,所述隔离垫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气层、用于俘获并快速吸收滴落液体的吸收芯层和避免上部液体渗透的隔离层。
优选地,所述吸收芯层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分吸收层。
优选地,所述透气层的材质为无纺布层,所述隔离层的材质为PE膜层。
优选地,所述隔离盘内铺设有用于吸收器械上液体的分垫体。
优选地,所述封口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隔离垫周向的相粘扣连接的钩面作用面和毛面作用面,当所述隔离垫折起包裹所述隔离盘时,任一所述钩面作用面均对应设置有所述毛面作用面。
优选地,所述隔离盘和所述隔离垫均为方型结构,所述隔离垫沿所述隔离盘的底面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的侧边延长线方向上均设置有便于所述隔离垫折起的折痕。
优选地,任一所述钩面作用面和任一所述毛面作用面均分布于所述折痕的侧部。
优选地,所述隔离盘的材质为一次性使用材质。
优选地,所述隔离盘的材质为高分子材质。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隔离盘、隔离垫和封口组件,手术时,医护人员可将隔离垫展开平铺于无菌手术台至手术切口,进行打开消化道以及肿瘤相关手术过程中,其手术器械可放置于隔离盘内,医护人员可将隔离垫折叠且通过封口组件封口后,便可将隔离盘与外界无菌环境相隔离,进而保护切口至无菌手术台尾部表面的无菌无瘤,减少了手术中细菌污染以及肿瘤转移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6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涂布效果好的PET离型膜涂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