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主越障式输电线路巡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6624.2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5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石智国;田开军;章丽;岳力;李霞;郭凯;杨鲁晋;贾丽丽;董萧男;程庆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邹城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735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越障 输电 线路 巡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主越障式输电线路巡检装置,包括:吊臂,包括第一气缸和连接于第一气缸伸缩杆上的上臂;所述上臂远离气缸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上设置行走轮;平台,设置为长方体;所述平台的一侧并排设置多个吊臂;所述气缸远离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平台上;摄像装置,设置在所述平台上,与所述吊臂位于同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巡检设备平台上设置并排的三个吊臂,通过吊臂上端的行走轮与输电线路的交替脱离、接触,实现巡检装置的自主越障;平台上安装上下分布的两个摄像头,代替工作人员通过肉眼进行巡检的方式,提高了巡检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主越障式输电线路巡检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超高压大容量电力线路大幅扩建,线路走廊需要穿越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如经过大面积达水库、湖泊和崇山峻岭等,这些都给电力线路的检测带来了很多困难。特别是对于电力线路穿越原始森林边缘地区、高海拔、冰雪覆盖区以及沿线存在频繁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交通和通讯极不发达时,如何解决电力线路的日常检测成为困扰电力行业的一个重大难题。
发明人发现,目前,通常采用的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的方法主要是观测法,即在地面用肉眼或望远镜对辖区内的电力线进行观测,或驾驶直升飞机沿输电线路飞行,工作人员用肉眼或机载摄像设备观测和记录沿线异常点的情况;现有巡检方法中,需要巡检人员进行高空作业,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且巡检效率低,且如果使用地面观察法时,容易出现巡检死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主越障式输电线路巡检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巡检设备平台上设置并排的三个吊臂,通过吊臂上端的行走轮与输电线路的交替脱离、接触,实现巡检装置的自主越障;平台上安装上下分布的两个摄像头,代替工作人员通过肉眼进行巡检的方式,提高了巡检效率和质量。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提供了一种自主越障式输电线路巡检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主越障式输电线路巡检装置,包括:
吊臂,包括第一气缸和连接于第一气缸伸缩杆上的上臂;所述上臂远离气缸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上设置行走轮;
平台,设置为长方体;所述平台的一侧并排设置多个吊臂;所述气缸远离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平台上;
摄像装置,设置在所述平台上,与所述吊臂位于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内设置行走轮;所述U型结构开口处端的一侧与所述上臂连接;所述固定装置上还设置有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上臂中间位置远离行走轮的一侧设置斜杆;所述固定装置上位于所述斜杆的同一侧设置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上臂和所述固定装置通过第一电机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上位于所述吊臂的一侧还还设置有控制箱。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上远离所述控制箱的一侧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绕线轴。
进一步的,所述自主越障式输电线路巡检装置,还包括:
平衡块,设置为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一侧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吊环;所述平衡块通过所述吊环、绳索和所述绕线轴悬挂在所述平台远离所述吊臂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装置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上还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上设置第一竖直杆,所述第一竖直杆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第一摄像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邹城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邹城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6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