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面抗扭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7552.3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3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陶海;马长华;耿维军;陈圩净;张仪军;王同辉;欧阳先凯;郑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科诺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面 支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柱面抗扭支座,包括:下支座板,其x向的两侧向y向延伸,延伸部上端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卡齿;上支座板,其x向的两侧向y反向延伸,延伸部下端向内扣形成第二卡齿,上支座板套接于下支座板上,第二卡齿与第一卡齿卡接;中间组件,包括上中间板和下中间板;上中间板上表面为平面,与上支座板接触;上中间板下表面为轴线在x向上的第一外圆柱面;下中间板上表面为与第一外圆柱面适配的第一内圆柱面;下中间板下表面为轴线在z向的第二外圆柱面;第二外圆柱面与下支座板的内底部接触。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卡接,实现抗拉;上中间板和下中间板在x和z向设置圆柱面,满足z和x向的位移、转角要求,使支座具有抗扭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柱面抗扭支座。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桥梁上,普通的抗拉支座都没有较大的抗扭功能,只能提供常规的支撑反力,和水平面的滑动或固定功能,竖向抗拉功能。当在单点支撑桥梁上时,横桥向单侧受力过大,容易发生梁板倾斜导致桥梁侧翻;而对于平面比较复杂的建筑、桥梁隔震结构,调整隔震层的偏心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水平地震作用下,隔震层可能会发生一定的转动,而由隔震支座组成的隔震层整体抗扭刚度小,隔震层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特别是含有扭转分量的地震作用下,隔震层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扭转位移,而隔震支座的扭转强度较小,发生较大转角的隔震支座可能会被扭断,从而丧失竖向承载能力,造成上部梁板发生倾斜或倒塌事故。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具有抗扭功能的支座来预防上述现象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桥梁支座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柱面抗扭支座,该支座通过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卡接配合,达到抗拉功能;同时,中部设置上中间板和下中间板,通过在x方向和z方向设置圆柱面,满足z方向和x方向上的位移、转角要求,使支座具有较强抗扭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柱面抗扭支座,包括:
下支座板,其x方向的两侧向y方向延伸,延伸部上端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卡齿;
上支座板,其x方向的两侧向y的反方向延伸,延伸部下端向内扣形成第二卡齿,所述上支座板套接于下支座板上,第二卡齿与第一卡齿配合卡接;
中间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之间的上中间板和下中间板;
其中,所述上中间板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平面与上支座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上中间板的下表面为第一外圆柱面,所述第一外圆柱面的轴线在x方向上;所述下中间板的上表面为与第一外圆柱面相适配的第一内圆柱面;所述下中间板的下表面为第二外圆柱面,所述第二外圆柱面的轴线在z方向上;所述第二外圆柱面与所述下支座板的内底部接触配合。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x方向为横桥向,所述z方向为顺桥向。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支座板x方向的长度与z方向的长度比值大于2。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支座板的内底部设有与第二外圆柱面相配合的第二内圆柱面,所述第二内圆柱面的两端安装有限位板。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支座板的下表面沿z方向设有突出的限位条,所述上中间板的上表面设有与限位条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槽与限位条滑动配合,限制上中间板与上支座板在x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活块,所述活块位于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之间。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支座板与上中间板的接触面和第一外圆柱面均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或硅脂润滑。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均为整体铸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科诺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科诺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7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