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副喷的燃油泵泵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8169.X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92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谯登江;蔡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天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10 | 分类号: | F02M37/10;F04D13/08;F04D29/18;F04D29/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徐志鑫 |
地址: | 32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副喷 燃油 泵泵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副喷的燃油泵泵体,包括外壳体和转子,在外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叶轮组件,叶轮组件包括上叶轮盖和下叶轮盖,在上叶轮盖和下叶轮盖之间设置有叶轮,叶轮与转子连接,叶轮上环绕地开设有第一叶轮槽和第二叶轮槽,下叶轮盖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进油孔、第二进油孔和第一出油孔,下叶轮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导油槽和第二导油槽,第一导油槽的一端与第一进油孔连通,第二导油槽的一端与第二进油孔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出油孔连通,上叶轮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导油槽,上叶轮盖上设置有与第三导油槽连通的第二出油孔。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喷油的同时能够保证油杯中的燃油供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副喷的燃油泵泵体。
背景技术
燃油泵是一种机动车发动机供油的部件,其中燃油泵主要包括泵体、油杯,泵体是放置在油杯里面的,在使用时,将油杯放置在油箱内,油箱内的燃油会进入到油杯内,之后泵体将油杯内的燃油打入到发动机内实现燃油的供给,这种结构的燃油泵,需要在油杯的底部设置虹吸装置或者增加副油泵来确保油杯内部有足够的燃油供油泵抽取,导致其整体的结构比较复杂,生产加工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进行喷油的同时能够保证油杯中的燃油供给的带副喷的燃油泵泵体。
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带副喷的燃油泵泵体,包括外壳体,在所述外壳体内部设置有转子,在所述转子和外壳体之间设置有磁瓦,在所述转子的一端设置有刷架组件,在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喷油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包括上叶轮盖和下叶轮盖,在所述上叶轮盖和下叶轮盖之间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转子连接,所述叶轮上环绕地开设有第一叶轮槽和第二叶轮槽,所述下叶轮盖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进油孔、第二进油孔和第一出油孔,所述下叶轮盖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一叶轮槽对应的第一导油槽,以及与第二叶轮槽对应的第二导油槽,所述第一导油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油孔连通,所述第二导油槽的一端与第二进油孔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出油孔连通,所述上叶轮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导油槽,所述上叶轮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导油槽连通的第二出油孔。
所述下叶轮盖上还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与第一导油槽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2、通过设置第一叶轮槽、第一导油槽和第三导油槽配合,能够将油杯内的燃油抽取至油泵内部进行喷油,通过设置第二叶轮槽和第二导油槽配合,能够有效地吸取油箱内的燃油并送至油杯内部,保证了油杯的燃油的足量供给。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叶轮盖内侧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叶轮盖外侧的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叶轮盖内侧的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天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天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81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