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抗菌吸湿的纱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8260.1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4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麻(常州)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抗菌 吸湿 纱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抗菌吸湿的纱线,包括复合纱线主体,复合纱线主体由内到外依次为线芯、吸湿层、加固层和抗菌层,抗菌层由交错设置的石墨烯涂层纤维和PET纤维构成,抗菌层以S型方式缠绕在加固层的外表面,加固层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半球型凸起,线芯为全棉线芯,吸湿层采用丙烯酸纤维,加固层采用凯夫拉纤维,通过增设吸湿层,实现面料快速吸湿,使得穿戴舒适,快干效果好;通过交错设置的抗菌层,实现面料的抗菌,使得细菌不易附着在面料表面,保证穿戴安全;通过设置在线芯外部的凸起,不仅能增强抗菌层的缠绕效果,还能在抗菌层和加固层之间形成透气孔,使得面料更柔软舒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抗菌吸湿的纱线。
背景技术
汉麻需经过脱胶才能制成汉麻纤维。随着科技的发展,汉麻韧皮加工工艺和设备已有突破性进展,机械脱胶软麻设备、闪爆加工设备、超临界二氧化碳加工设备、高温蒸煮设备、液氨整理设备和纤维分级梳理设备的成功研制,使汉麻纺纱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现有汉麻纤维缺乏吸湿结构,导致汉麻纤维不能进行排汗吸湿,织物容易发霉,再加上如今的病毒在织物表面的存活率高,急需一种外表面带杀菌结构的汉麻纤维织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抗菌吸湿的纱线,通过在现有纱线结构内增设石墨烯涂层纤维和丙烯酸纤维来解决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抗菌吸湿的纱线,包括复合纱线主体,复合纱线主体由内到外依次为线芯、吸湿层、加固层和抗菌层,线芯、吸湿层和加固层为同心圆结构,抗菌层由交错设置的石墨烯涂层纤维和PET纤维构成,抗菌层以S型方式缠绕在加固层的外表面,加固层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半球型凸起。
进一步的,线芯为汉麻纤维线芯,线芯的细度范围为48Nm/2~0.2Nm/1。
进一步的,吸湿层采用丙烯酸纤维。
进一步的,加固层采用凯夫拉纤维。
进一步的,石墨烯涂层纤维和PET纤维成对设置,且至少设置有两对,石墨烯涂层的厚度为2~5µ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设吸湿层,实现面料快速吸湿,使得穿戴舒适,快干效果好;通过交错设置的抗菌层,实现面料的抗菌,使得细菌不易附着在面料表面,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保证穿戴安全;通过设置在线芯外部的凸起,不仅能增强抗菌层的缠绕效果,还能在抗菌层和加固层之间形成透气孔,使得面料更柔软舒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线芯,2.吸湿层,3.加固层,4.石墨烯涂层纤维,5.PET纤维,6.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复合抗菌吸湿的纱线,包括复合纱线主体,复合纱线主体由内到外依次为线芯1、吸湿层2、加固层3和抗菌层,线芯1、吸湿层2和加固层3为同心圆结构,抗菌层由交错设置的石墨烯涂层纤维4和PET纤维5构成,抗菌层以S型方式缠绕在加固层3的外表面。
将复合纱线主体放置到专门的纺织工具上,通过模具纺织成所需要的布料产品,在吸湿层2的作用下,面料透气,快干,穿戴舒适,在抗菌层的作用下,面料抑菌,穿戴安全,在加固层3外表面凸台的作用下,面料透气性好,捻合牢靠。
线芯1为汉麻纤维线芯,线芯1的细度范围为48Nm/2~0.2Nm/1,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织物,适用范围较广。
吸湿层2采用丙烯酸纤维,又名阿克力,具有高吸水性能,能够吸收超过自身重量25倍的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麻(常州)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汉麻(常州)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82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机械手装置
- 下一篇:高温蒸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