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50134.X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3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佳斐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系统 投影 装置 | ||
一种用以提供照明光束的照明系统,包括第一、第二蓝光激发光源、光路切换元件、第一分光元件、荧光色轮及匀光元件。蓝光时序时,第一蓝光依序传递至光路切换元件与第一分光元件,再穿透匀光元件,使照明系统输出照明光束中的蓝色光。绿光时序时,第一蓝光依序传递至光路切换元件、第一分光元件与荧光色轮。第一蓝光借由荧光色轮转换为第一绿光,接着传递至第一分光元件后,再穿透匀光元件。同时,第二蓝光依序传递至第一分光元件与荧光色轮,借由荧光色轮转换为第二绿光,接着传递至第一分光元件后,再穿透匀光元件,使照明系统输出照明光束中的绿色光。一种投影装置亦被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使各激发光源的效能有效被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及光学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使用激发光源的照明系统或投影装置来说,通常使用蓝光及红光激光来分别产生蓝光及红光。然而,由于绿光激光元件尚未成熟发展,且效率很低,因此,绿光的产生方式通常是使用波长较短(例如455nm)的蓝光激光来激发绿色荧光粉而产生绿光。
此外,为了色域覆盖率及人眼视觉上的观感,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也另外使用了波长较长且较接近色域标准的蓝色色点的蓝光激光(例如465 nm)。
对于一片式投影机(single DLP/LCD projector)来说,上述的光源的搭配方式虽然可以产生良好的影像,但是光源皆时序分别开启,因此在使用效能上产生浪费。举例而言,465nm的蓝光激光光源在一个帧时间 (frame time)里只有20%的时间是开启的,但在其他时间都被关闭。因此,光源无法充分被利用的结果对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的整体效能而言是种浪费。而且,由于每个光源在设计上被使用率的差异大,使得光源之间的光衰程度不同。这造成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随使用的时间增加逐渐产生光色不正确。因此,使用者的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其能使各激发光源的效能有效被利用,且能较佳地控制光源之间的光衰程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以提供照明光束的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包括第一蓝光激发光源、第二蓝光激发光源、光路切换元件、第一分光元件、荧光色轮以及匀光元件。第一蓝光激发光源用以发出第一蓝光。第二蓝光激发光源用以发出第二蓝光,且第一蓝光的峰值波长大于第二蓝光的峰值波长。光路切换元件及第一分光元件配置于第一蓝光的传递路径上。第一分光元件设置于第一蓝光激发光源与匀光元件之间,且光路切换元件设置于第一蓝光激发光源与第一分光元件之间。荧光色轮配置于第二蓝光的传递路径上。在蓝光时序时,第一蓝光激发光源被开启,且第二蓝光激发光源不被开启,其中第一蓝光依序传递至光路切换元件与第一分光元件,再穿透匀光元件,使照明系统输出照明光束中的蓝色光。在绿光时序时,第一蓝光激发光源与第二蓝光激发光源同时被开启,其中第一蓝光依序传递至光路切换元件、第一分光元件与荧光色轮。第一蓝光借由荧光色轮转换为第一绿光,接着传递至第一分光元件后,再穿透匀光元件。同时,第二蓝光依序传递至第一分光元件与荧光色轮,借由荧光色轮转换为第二绿光,接着传递至第一分光元件后,再穿透匀光元件,使照明系统输出照明光束中的绿色光。绿色光包括第一绿光及第二绿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01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业冶炼废水的高回收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斜井自动提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