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底泥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51079.6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6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毕杨;王骏林;赵欣;高梓锺;戚超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底泥处理装置,包括底台,底台的底部并联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和压料装置;其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搅拌组桨通过顶端的第一升降组件固定于底台的底部;压料装置包括下料组件,下料组件通过顶端的第二升降组件固定于底台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河道底泥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对投放有底泥处理剂的地方进行搅拌,扩大底泥与底泥处理剂的接触面积,扩大了处理范围,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底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底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底泥是河湖的沉积物,是自然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水域受到污染后,水中部分污染物可通过沉淀或颗粒物吸附而蓄存在底泥中,适当条件下重新释放,成为二次污染源。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和稳定化程度,污泥还可分为生物泥、熟污泥、化学污泥等。不同种类的污泥,其性状特点有较大的差异,采取的最终处理处置措施也应具有针对性,目前,对底泥中重金属的去除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原位处理和异位处理,其中原位处理是不动用底泥的位置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生化修复,该方式存在效率快,步骤少的优点。
但是目前现有的河道底泥处理装置的处理范围小,底泥与底泥处理剂的接触面积小,处理效率太低,而且只能对单个的蜂窝状填料区域的底泥进行处理,无法进行多区域下料。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底泥处理装置,以解决目前的底泥处理装置处理范围小,底泥与底泥处理剂的接触面积小,处理效率太低,而且只能对单个的蜂窝状填料区域的底泥进行处理,无法进行多区域下料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底泥处理装置,包括底台,所述底台的底部并联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和压料装置;其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所述搅拌桨通过顶端的第一升降组件固定于所述底台的底部;所述压料装置包括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通过顶端的第二升降组件固定于所述底台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丝杠和固定台,所述丝杠和所述底台的底部可转动连接,所述丝杠上开设有左螺纹和右螺纹,所述丝杠上套设有分别和所述左螺纹、右螺纹相匹配的左螺纹块、右螺纹块,所述左螺纹块、右螺纹块的底端分别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均和所述固定台的顶端铰接,所述固定台的底端和所述搅拌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以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和所述固定台的底部连接、另一端连接和搅拌杆的顶端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底端连接有搅拌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和所述底台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和第一支撑板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和压台的顶端连接,所述压台的底端和压板的顶端连接,所述压板的底端和所述下料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压头和压管,所述压头的一端和所述压板的底端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板套接于所述压管内,且与所述压管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还包括若干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一端和所述底台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柱上设置有锁紧板以用于固定所述升降柱的升降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压管的侧壁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压管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台的顶部设置有挂钩以方便对整个装置进行安装与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压管的侧壁还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压管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10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耳带机的口罩按压装置
- 下一篇:集装箱及其送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