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弩箭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53039.5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4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拉北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6/04 | 分类号: | F42B6/04;F42B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魏忠晖 |
地址: | 673200 云南省怒江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弩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弩箭,包括弩箭杆,还包括箭头和箭羽,所述弩箭杆一端外侧套设有材料为金属的所述箭头,所述弩箭杆远离所述箭头的一端外侧粘接有三个所述箭羽,且三个所述箭羽之间等角度设。本实用新型运用空气动力学,极大提升箭的精确性。金属箭头配合三尾箭羽,明显射击精度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弩箭。
背景技术
射弩这一民间体育活动,在云南、贵州、海南、湖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海南苗族的弩和箭是先人由大陆作为作战武器而传入的,称为“药弩”。人或鸟兽中箭,即中毒而死,所谓“见血封喉”。因弩击发无声,射击精度颇高而又可就地取材自行制作,用以打猎和射鱼,所以苗族男子几乎人人都备弩箭,男童自幼习射,还常常进行比试,目前,射弩也出现在运动会的比赛中。
目前现有的弩箭为手工加工件,受其材料和工人熟练程度的影响其产量不高产品合格率不高优质产品率低,导致射击精度低,国内射弩运动整体水平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弩箭。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弩箭,包括弩箭杆,还包括箭头和箭羽,所述弩箭杆一端外侧套设有材料为金属的所述箭头,所述弩箭杆远离所述箭头的一端外侧粘接有三个所述箭羽,且三个所述箭羽之间等角度设置,这样设置使得整个装置运用空气动力学,极大提升箭的精确性,金属箭头配合三尾箭羽,明显射击精度提高。
优选的,所述箭羽的材料的羽毛,且羽毛的羽小枝的方向为朝向所述弩箭杆远离所述箭头的一端,所述箭羽靠近所述弩箭杆的部分为厚度是1mm的毛杆,这样设置使得箭羽固定的更加牢固。
优选的,所述箭羽靠近所述箭头的一端外侧为向外凸出的弧形,远离所述箭头的一端外侧为向内凹陷的弧形,这样设置使得整个装置能够更好的运用空气动力学,提升箭的精确性。
优选的,所述弩箭杆经基础打磨、热处理、物理成型的竹子制作而成,这样设置不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优选的,所述弩箭杆的长度为350-365mm,直径为6mm,所述箭羽的长度为 50mm,宽度为12mm,所述弩箭杆远离所述箭头的一端头到所述箭羽的距离为 10mm。
优选的,所述箭头与所述弩箭杆之间还通过胶水粘接固定,这样设置可以防止箭头从弩箭杆上脱落。
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运用空气动力学,极大提升箭的精确性。金属箭头配合三尾箭羽,明显射击精度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弩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弩箭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弩箭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弩箭杆;2、箭头;3、箭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拉北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拉北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3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