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激发电极可变位置离子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53854.1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9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赵高升;施月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蔚领知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9/42 | 分类号: | H01J4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激发 电极 可变 位置 离子 系统 | ||
1.新型激发电极可变位置离子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电极一(1)、门电极固定座一(2)、阱电极固定座一(3)、镀层极片一(4)、X激发电极一(5)、Y电极一(6)、Y电极二(7)、X激发电极二(8)、镀层极片二(9)、阱电极固定座二(10)、门电极二(11)和门电极固定座二(12),所述门电极一(1)安装于所述门电极固定座一(2)的前端,所述门电极一(1)上开有离子入口(13),所述阱电极固定座一(3)安装于所述门电极固定座一(2)的后端,所述门电极二(11)安装于所述门电极固定座二(12)的后端,所述阱电极固定座二(10)安装于所述门电极固定座二(12)的前端,所述X激发电极一(5)、Y电极一(6)、Y电极二(7)和X激发电极二(8)安装于所述阱电极固定座一(3)和阱电极固定座二(10)之间,所述X激发电极一(5)和X激发电极二(8)相对设置,所述X激发电极一(5)上开有狭缝一(15),所述X激发电极二(8)上开有狭缝二(16),所述Y电极一(6)和镀层极片二(9)相对设置,所述X激发电极一(5)和X激发电极二(8)相远离一侧分别设有镀层极片一(4)和镀层极片二(9),所述镀层极片一(4)的一侧加装有金属镀层一(14),所述镀层极片二(9)的一侧加装有金属镀层二(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激发电极可变位置离子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电极一(1)和门电极二(11)均采用金属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激发电极可变位置离子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电极固定座一(2)和门电极固定座二(12)均采用PEEK绝缘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激发电极可变位置离子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激发电极一(5)和X激发电极二(8)均分别与所述Y电极一(6)和Y电极二(7)之间均呈90°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激发电极可变位置离子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阱电极固定座一(3)和阱电极固定座二(10)均采用PEEK或者陶瓷绝缘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激发电极可变位置离子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镀层极片一(4)和镀层极片二(9)均采用陶瓷绝缘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激发电极可变位置离子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激发电极一(5)、Y电极一(6)、Y电极二(7)和X激发电极二(8)均采用不锈钢金属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激发电极可变位置离子阱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所述镀层极片一(4)和镀层极片二(9)的厚度,实现X激发电极一(5)和X激发电极二(8)相对距离大于Y电极一(6)和Y电极二(7)相对距离0.5mm至1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激发电极可变位置离子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镀层一(14)和金属镀层二(17)上施加有一定的直流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蔚领知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蔚领知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38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