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硬直臂吊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54785.6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8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周岩岩;刘烨;严俊;冯满;张雷;王少华;王健男;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孙甫臣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硬直臂 吊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硬直臂吊篮,包括吊篮本体;所述吊篮本体的上端设有竖向直臂,所述竖向直臂通过横向直臂连接配重笼;所述配重笼内设有多个配重件,所述配重笼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而且设备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快捷,方便安拆,有助于快速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硬直臂吊篮。
背景技术
建筑物、构筑物外墙施工常见的措施有上下移动的吊篮、上端为U形的直梯、蜘蛛人等。
上下移动的吊篮在建筑物幕墙工程和外墙装饰工程中常见,由配重(屋面上,不可移动)、吊臂、吊篮等主要的三大部分组成;通过操作控制器,可以实现吊篮的上下移动,但不能水平移动;为完成整个建筑物外墙的施工,通常需要搭设多部吊篮,使其操作面可以覆盖到建筑物所有的施工面;该方法投入成本较大、施工周期长、用途单一。
上端为U形的直梯,适用于作业人员施工位置距地面不高,且地面不方便搭设登高平台,或工作量较小的情况,此方法用途较小。
蜘蛛人作业和上下移动的吊篮作业有共同的缺点,只能上下移动。一般情况下,建筑物、构筑物还在施工中时常采用吊篮作业,交付使用后临时施工目前常见使用蜘蛛人作业。蜘蛛人作业靠一个跟麻绳托拽,一根安全带辅助,施工工程非常危险,且受天气影响严重,耗时耗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硬直臂吊篮,可用于建筑物、构筑物外墙的装饰装修以及维护等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硬直臂吊篮, 所述吊篮包括:吊篮本体;所述吊篮本体的上端设有竖向直臂,所述竖向直臂通过横向直臂连接配重笼;所述配重笼内设有多个配重件,所述配重笼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吊篮本体的外侧端设有直梯。
优选地,所述横向直臂的下端置于所述配重笼与竖向直臂之间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下端设有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配重件为配重沙袋。
优选地,所述竖向直臂设置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配重笼的底部与支撑臂的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配重笼与支撑臂通过X型支撑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而且设备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快捷,方便安拆,有助于快速施工,施工完毕后仍然可以保留备用,即安全又经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吊篮本体;2、竖向直臂;3、横向直臂;4、配重笼;5、配重沙袋;6、万向轮;7、直梯;8、支撑臂;9、连接杆;10、X型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实用新型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47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唇角度可调式挤压涂布头
- 下一篇:一种液压空滤油气分离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