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用阀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55465.2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0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霍开子;管汝光;陈礼;谭平;李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F16K1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周玉玲 |
地址: | 40003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用阀组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泵用阀组结构,阀座内设有孔径小于阀球直径的入流孔,阀座通过所述入流孔与导套的圆柱通孔连通,阀球置于导套的所述圆柱通孔内,阀球升程通过横穿所述圆柱通孔的限位杆进行约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不便于加工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化,降低了成本,安装效率得到提高高,使用寿命延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泵用阀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容积泵系统中,常规阀球阀组结构一般由阀球、阀座、和导套(兼作升程限制器)组成。该结构加工成本高,拆装不方便,零件间通过垫片进行密封,密封力需要通过力矩值来控制。参考图1与图2所示,3A阀座与1A导套之间需要用垫片4A进行密封,为了阻断阀组两端的液体连通,在导套上端以及阀座下端分别用垫片4A进行密封,密封较为繁琐。导套内孔为盲孔,阀球升程需要通过盲孔顶面来约束,盲孔加工好之后,再从盲孔外部开过流孔5A,并要保证过流孔分布在盲孔四周且与盲孔连通,由于从外部观测不到盲孔位置,因此加工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用阀组结构,解决不便于加工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泵用阀组结构,阀座内设有孔径小于阀球直径的入流孔,阀座通过所述入流孔与导套的圆柱通孔连通,阀球置于导套的所述圆柱通孔内,阀球升程通过横穿所述圆柱通孔的限位杆进行约束。
进一步的,沿所述圆柱通孔的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与圆柱通孔连通的过流孔,过流孔平行于圆柱通孔并且过流孔的深度与圆柱通孔的深度相等。
进一步的,导套与阀座一体成型,阀座外壁开有用于安装O形密封圈的环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为圆柱销,导套上设有用于安装限位杆的销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包括:
1、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用于安装阀球的盲孔改变为圆柱通孔,通孔在钻孔时不用考虑钻孔深度控制,加工十分方便。同时,由于圆柱通孔能够从导套上方观察其位置,在加工与圆柱通孔有相对位置关系的过流孔的时候就十分方便快捷。
2、过流孔平行于圆柱通孔并且过流孔的深度与圆柱通孔的深度相等,不仅便于加工,而且增大了阀球与导套内壁之间的过流间隙。
3、导套与阀座一体成型后,省去了导套与阀座之间的密封,同时通过在阀座外壁上的环槽内套接O形密封圈的环槽,就能阻断阀组两端的液体连通,总共只需要进行一处密度,并且O形密封圈的密封不像垫片那样计算合适的力矩值来压紧,安装更加方便,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阀组结构的旋转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泵用阀组结构的旋转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所示,一种泵用阀组结构,阀座1内设有孔径小于阀球3直径的入流孔,阀座1通过所述入流孔与导套2的圆柱通孔连通,阀球3置于导套2的所述圆柱通孔内,阀球3升程通过横穿所述圆柱通孔的限位杆4进行约束。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限位杆4为圆柱销,导套2上设有用于安装限位杆4的销孔。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用于安装阀球3的盲孔改变为圆柱通孔,通孔在钻孔时不用考虑钻孔深度控制,加工十分方便。同时,由于圆柱通孔能够从导套2上方观察其位置,在加工与圆柱通孔有相对位置关系的过流孔的时候就十分方便快捷。
为了方便密封,提高安装效率,导套2与阀座1一体成型,阀座1外壁开有用于安装O形密封圈5的环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5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压式首饰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