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角式突变支座新型吊车梁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0352.1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5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郑云;常好诵;杜富强;逯鹏;赵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6/00 | 分类号: | B66C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角 突变 支座 新型 吊车 | ||
本申请涉及吊运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角式突变支座新型吊车梁,包括上翼缘和下翼缘,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设置有第一腹板,第一腹板与上翼缘和下翼缘垂直连接组成支座,第一腹板的两个端部各设置有一个插板和一个封板,插板与封板垂直设置与第一腹板相互垂直,吊车梁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腹板,第二腹板位于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第二腹板与上翼缘和下翼缘垂直连接,第二腹板与第一腹板平行设置,在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上开设有一条插接缝,插板插接于插接缝内并与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固定连接,插接缝底部开设有圆孔。本申请的第二腹板和圆孔的设置,使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能够共同承担吊车梁所受的内力,进而大幅提高吊车梁的疲劳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吊运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角式突变支座新型吊车梁。
背景技术
冶金工业厂房设计中通常保持柱肩梁标高相同,当相邻跨柱距不同时,为了保持吊车梁梁顶标高一致且节约用钢量,一般对跨度较大的吊车梁选用变截面支座。直角式突变支座吊车梁在我国有较广泛的应用,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冶金工业厂房中的重级工作制直角式突变支座吊车梁在应用10余年后,其支座位置普遍出现了严重的疲劳裂缝,若不对其进行处理,终将会造成安全事故。
目前,在吊车梁出现疲劳裂缝后,均采取更换新吊车梁的方案。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直角式突变支座吊车梁的抗疲劳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吊车梁的抗疲劳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直角式突变支座新型吊车梁。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角式突变支座新型吊车梁,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直角式突变支座新型吊车梁,包括上翼缘和下翼缘,所述的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设置有第一腹板,所述的第一腹板与上翼缘和下翼缘垂直连接组成支座,第一腹板的两个端部为L形,在第一腹板的两个端部各设置有一个插板和一个封板,插板与封板垂直设置并与第一腹板相互垂直,吊车梁还包括两个第二腹板,所述的第二腹板位于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第二腹板与上翼缘和下翼缘垂直连接,第二腹板与第一腹板平行设置,第二腹板上开设有一条插接缝,插板插接于插接缝内并与第二腹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插板上开设有圆孔,圆孔位于插接缝的末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吊车梁上增加第二腹板,可以使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共同受力,圆孔的设置,能够减少插板端头与第二腹板连接处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降低插接缝底部的应力集中,也可以通过圆孔观察内部腹板在插接缝位置是否会开焊,进而大幅提高吊车梁的疲劳寿命。
可选的,所述的第二腹板为两个,分设于第一腹板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腹板设置两个,分别位于第一腹板的两侧,可以使内力更均匀地分配,大幅降低吊车梁的应力幅值。
可选的,所述的两个第二腹板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二腹板对称设置在第一腹板的两侧,使吊车梁受到的内力更均匀地分配。
可选的,所述的圆孔的直径为10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圆孔和圆孔的直径为100mm,可以减少应力集中,提高吊车梁的疲劳寿命,同时100mm的圆孔能够便于观察第一腹板和插板端头的连接处是否出现疲劳裂缝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的第一腹板上开设有插接缝,插板通过插接缝与第一腹板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腹板与插板通过插接缝相互插接,方便拆装。
可选的,所述的第二腹板与插板单面焊接。
可选的,所述的两个第二腹板的厚度与第一腹板的厚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腹板的厚度与第一腹板的厚度相同,能够使三个腹板的受力更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0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矿粉循环还原生产直接还原铁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业管理安全警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