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三相分离旋流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1743.5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4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强;王蒙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天诚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C10L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三相 分离 流管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含硫气田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三相分离旋流管组件;包括上支撑板、旋流管、下支撑板、筋板、接管、法兰、收集环管、引流导管及集合箱体;所述下支撑板上部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旋流管下部安装有收集环管;所述收集环管底部设置有两个收集孔;所述收集孔底部安装有引流导管采用来自下层的物料由下支撑板上的通气孔进入集合箱体,再集中进入几个旋流管,物料在新型三相分离旋流管的作用下,将固液物料由旋流管底端排出,经收集环管收集,由引流导管直接输送到反应器底部。由于旋流管、收集环管及引流导管为密封状态,分离出来的固液物料不会再混进初始物料,进而极大的提高分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含硫气田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三相分离旋流管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高含硫气田的开采,单质硫会在集输系统中逐渐沉积,管线极有可能因腐蚀、憋压等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目前许多气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水和硫沉积问题。底层产水和单质硫对气田的生产开发目前已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现有的气液两相分离器无法高效进行气、液、硫分离,进而影响到天然气的开采和集输。因此,为了保证地面集输系统的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解决因为硫单质沉积带来的上述问题,特别提出采用旋流脱固技术对气、液、固三相进行分离,提高外输天然气气质,对减轻集输系统设备的腐蚀,保证集输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天然气三相分离旋流管组件,采用来自下层的物料由下支撑板上的通气孔进入集合箱体,再集中进入几个旋流管,物料在新型三相分离旋流管的作用下,将固液物料由旋流管底端排出,经收集环管收集,由引流导管直接输送到反应器底部。由于旋流管、收集环管及引流导管为密封状态,分离出来的固液物料不会再混进初始物料,进而极大的提高分离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支撑板、旋流管、下支撑板、筋板、接管、法兰、收集环管、引流导管及集合箱体;所述下支撑板上部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旋流管下部安装有收集环管;所述收集环管底部设置有两个收集孔;所述收集孔底部安装有引流导管。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下支撑板上部开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在下支撑板呈圆周布置。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下支撑板上部焊接有旋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来自下层的物料由下支撑板上的通气孔进入集合箱体,再集中进入几个旋流管,物料在新型三相分离旋流管的作用下,将固液物料由旋流管底端排出,经收集环管收集,由引流导管直接输送到反应器底部。由于旋流管、收集环管及引流导管为密封状态,分离出来的固液物料不会再混进初始物料,进而极大的提高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天然气三相分离旋流管组件的沿轴向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一种天然气三相分离旋流管组件的收集环管与引流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B-B剖视图。
图中:1、上支撑板;2、旋流管;3、下支撑板;4、筋板;5、接管;6、法兰;7、收集环管;8、引流导管;9、集合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天诚特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天诚特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1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医用吸头的辅助包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