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生儿结肠灌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1863.5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9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依然;罗茜;丁玲莉;余艮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3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生儿 结肠 灌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生儿结肠灌洗装置。所述结肠灌洗装置包括纸尿裤、肛管、引流袋和灌洗装置,所述纸尿裤对应肛管插入的位置设有旋转式固定孔,所述肛管的插入肛门端穿过旋转式固定孔置于纸尿裤内,另一端通过第一三通接头分别连接引流袋和灌洗装置;所述灌洗装置包括灌洗器和灌洗液容器,所述第一三通接头通过第二三通接头分别与灌洗器和灌洗液容器连通。本实用新型能较好收集灌出液并准确计量,防止因为患儿腹压过大造成肛管脱出及灌出液从肛门四处喷溅,保持床单位清洁,并可单人操作,减少人力,简化操作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护理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新生儿结肠灌洗的装置。
背景技术
结肠灌洗是利用灌洗器将洗肠液通过肛管灌入结肠,再将含粪渣的液体被动吸出,直至洗出液体澄清不含粪渣为止的一种临床侵入性护理操作。相较于普通灌肠,结肠灌洗时肛管插入位置更深,能更好的排出结肠深部的积便和积气。灌洗时联合腹部按摩,可以刺激排便,反射性引起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和肠道消化,从而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体重的增长,缩短住院时间。通过结肠灌洗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及肠内微生态环境,减少小肠结肠炎的发生,降低肠道手术率。
现有新生儿肠灌洗主要操作步骤是抬高床头,臀下垫护理垫,助手帮助患儿取截石位,用20ml灌洗器抽取39-41℃生理盐水(灌洗液)连接肛管,凡士林润滑导管前端后将肛管顺肠管走向缓慢轻柔插入深度为20-25cm。将生理盐水自肛管内缓慢低压注入,每次15-20毫升。注入盐水后用手掌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灌洗至排出液清亮无粪便,排出液应大于注入的灌洗液或基本相等,灌洗完毕后轻柔拔出肛管。
临床上对新生儿进行结肠灌洗操作时,由于目前没有合适的灌出液收集装置,带粪渣样的灌出液通常是收集在纸尿裤或用灌洗器抽出打入垃圾桶内,有时因为患儿腹压过大灌洗液会直接从肛门四处喷溅,造成床甚至是暖箱内壁的污染,也会影响灌出液的准确计量。而且操作时需要两人配合,一人按摩腹部,另一人在灌洗过程中需固定并调整肛管的位置,防止腹压过大将肛管喷出。而且新生儿要维持正常的体温,需要在暖箱或新生儿远红外辐射台进行操作,灌洗液等物品放置后可供操作的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新生儿结肠灌洗的装置,该装置能较好收集灌出液并准确计量,防止因为患儿腹压过大造成肛管脱出及灌出液从肛门四处喷溅,保持床单位清洁;并可单人操作,减少人力,简化操作工具。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生儿结肠灌洗装置。所述结肠灌洗装置包括纸尿裤、肛管、引流袋和灌洗装置,所述纸尿裤对应肛管插入的位置设有旋转式固定孔,所述肛管的插入肛门端穿过旋转式固定孔置于纸尿裤内,另一端通过第一三通接头分别连接引流袋和灌洗装置;所述灌洗装置包括灌洗器和灌洗液容器,所述第一三通接头通过第二三通接头分别与灌洗器和灌洗液容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式固定孔包括外圈固定环、内圈固定环和圆筒状塑料膜,所述圆筒状塑料膜的两端口分别设有弹性固定带,所述外圈固定环固定在纸尿裤上,其内径和内圈固定环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圆筒状塑料膜的其中一端口固定在内圈固定环上,将圆筒状塑料膜旋转拧成一根绳后其另一端外翻后固定在外圈固定环上,连接圆筒状塑料膜两端口的内圈固定环和外圈固定环相互嵌套,并在相互嵌套的内、外圈固定环中心位置形成一个通过旋转内圈固定环控制其大小的孔洞;所述肛管从孔洞插入。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在纸尿裤设有旋转式固定孔的位置周围设有防水透明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灌洗液容器为保温容器,在第二三通接头与灌洗液容器的连通管道上设有调速器。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在纸尿裤上设有称重环,所述称重环设有一个或两个,两个称重环对称设置在纸尿裤的前后侧。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肛管为带刻度的肛管。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在内圈固定环上设有转动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18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油加油机用油气回收泵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胶铁一体产品的送料框架